今天看完了最后一集《红楼梦》,心里千头万绪,头一句想说的却是,《红楼梦》遇上李少红是件幸事!有了李少红的这版《红楼梦》,三十年之内无须再翻拍矣!

《红楼梦》无疑是部奇书,缺少了它,中国文学将是一片黯然。李少红拍的电视剧《红楼梦》,虽然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把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出来,但能做到这样一步,已经实属不易了。少见一位导演如此认真地演绎一部电视剧,少见一位导演如此执着地追求唯美的意境,更少见一位导演如此不惜成本地拍摄一部电视剧,经典就应该是这样产生的吧。想那部87版的《红楼梦》看个二十年不觉厌烦,这新版的《红楼梦》竟是要看个三十年才算足兴的了。要说遗憾,就是省略了书中不少情节,很多人物只能匆匆露个面就算过去了,不提。如果条件许可,相信李少红会拍个一百集,两百集。就算是这么多集,李少红同样能拍个集集精彩,美伦美焕。
在看《大明宫词》的时候,我想我就是懂得李少红的那片心的。如果说新版《红楼梦》只是忠实于原著的话,我竟也看得差不多明白了,尤其是宝玉的那颗心。那也是曹雪芹的心吗?很痛很痛,竟像被揉碎了一样。无材可去补苍天,如果是这样一片昏乱残缺的天,不去补它倒也罢了。不合时流,寂寞穷愁地写出这样一部警世奇书,这样的材竟是惊世的。
黛玉的悲剧、宝钗的悲剧、宝玉的悲剧……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一个地方,即使是现在,只不过换上另一种形式悲剧而已。只要自私的人性存在,这样的悲剧就不会消失。
都说宝玉疯和傻,我竟读懂了他,借着他的一双眼睛,目睹美好的东西被一点点撕碎……而自己竟无能无力。失望原是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起来的,心也一点一点空下去。宝玉只能出家。而现在连家都是不好出的。留个行尸走肉在人间,只凭一颗残缺的心去感概红尘俗事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