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
星期三
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被动作为先还是意识为先的问题所困扰。
记得我曾经有一篇博文上讲过儿子学乒乓球的经历,当时他开始学的时候,也是跟着曾经打过国家冠军的教练学球,前一个阶段教练并不让他接触球,而是每天面对墙壁挥拍,就是以固定的动作不停的挥拍,一天可能要挥几千次,到最后胳膊都抬不起来。
就这样挥完第一个阶段,孩子们有了固定的挥拍动作,教练才开始给他们喂球。然后他们再按照这个动作去击球,击球效果的好坏不要紧,但是动作一定不能变形。这样慢慢的将球打到案子上,然后再改变球的方向,孩子通过移步来处理不同方向的球。到最后才加快喂球的速度,让孩子提高挥拍的速度和应对球的能力。
我看到孩子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最后球是越打越好。从这点我可以很明显的知道,这个训练是以动作为先的,然后才有了击球的意识,把击球的意识放在了第二步。
记得我在大学学习投标枪的时候,我的教练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大概是在非洲,有一个孩子因为放牧,要时常驱赶羊群,他就通过扔石子的方式来控制羊群,如果羊群要吃庄稼了,他就扔石子过去,来指挥羊群,最后这个小孩成了一个优秀的标枪动动员。
这个故事是以意识为先的,开始扔石子的时候并无所谓动作,只是知道要把石子扔到什么地方,每天这样的去有意识的投掷,最后加上标枪的动作,实现了成为优秀运动员的目标。
对于高尔夫来讲,到底是先有动作再加上自己的意识,还是先有了意识再去完善动作,这个问题让我大费心思,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得出的结论是我还是要先有动作,再去增加意识。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也不见得先有动作后有意识是正确的,或先有意识后有动作是错误的,最后肯定都是殊途同归的,但是我想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如果一开始不能够非常明确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可能会是比较让人苦恼的问题。
上午在家先是做了300次的推杆
和100次的空挥练习,现在练习空挥在打垫上用笔做了一些标记,着重注意了挥杆的轨迹,看看轨迹和我的位置上有没有什么差异。
我感觉到确实现在的动作还是明显的不稳定,要加强自己的稳定性,必须加强腿部的力量还有平衡力,今天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练习:下蹲,锁膝跳,还有单腿的平衡。晚上还是练习了100次的推杆和几十次的空挥。

威虎的上杆动作

黑虎的上攻动作

双子的上杆动作

燕子的上杆

白冰的上杆动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