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数据记录和分析

(2010-09-23 07:55:37)
标签:

体育

记分卡

记录本

果岭

高尔夫

新浪高尔夫频道

 922 星期三

 

    上午做了100次的推杆练习,还做了一些上杆的练习,因为要陪儿子写作业,多做了一些小腿力量的练习,还做了三四组空手上杆的练习,还有引体向上。晚上还是和往常一样做了空推及空挥杆的练习。

 

    前两天我刚把8月份的数据整理了一下,我现在博客上的数据内容,只是我记录内容的一部分,其实每场球打完了,我就会对这场球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记录上来看,刚开始打球时记录的数据和现在的数据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这个主要还是因为打球的阶段不同,所关注的东西也有所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只做一些简单的记录,比如只是记录这一杆打的好不好,这样得到的数据也只是反映某个杆简单的成功率。现在更加在意一些细致的数据,包括DRIVER打出去,即使上球道了,是左曲还是拉左的球,或者是一个先左直再右曲的球等等,都会做一些记录,通过这些细致的数据,就可以知道自己在挥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另外现在也开始关注击球的距离,不只看球是否在球道上,也会记录一下这个球大概的距离状况;还会在意铁杆,到底是在上坡位打的,还是下坡位打的,在上坡位的时候,要防止球拉左,在下坡位的时候,要防止球右曲,所有这些细节,都会在记录上体现。

 

    包括沙坑球,不论长距离和短距离,打完球后,把这些数据输入到电脑里面,自然就可以和过去的数据进行比较,另外也可以看到今天各种杆的基本情况,让自己了解一下这场球的问题所在。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数据的记录还是比较繁琐的,记录得不是很顺畅,也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现在边走路边记就可以记好了,现在可以更多的用符号简化数据的记录,而且现在球打得也不像过去那样乱七八糟了,记录更简单,比过去快了很多。

 

    前几天我也看到有些球友留言提到其实这个数据记录意义不大,老段也专门讲到这个问题,但我完全不能同意这个看法。真正要打球,要提高水平,数字化的分析是很重要的,能够让我在练球的过程中不要发生方向性的错误,当然可能有的球友记忆力是非常好的,可能每场球的每个球的处理都记得很清楚,不用做记录也没有问题,就像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有的记忆力好的同学根本不用做笔记,但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得通过笔记来复习。

 

    数据的积累对我的练球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练习场的练习同样也是有记录的,更多是照片和录像之类的影像记录。我看了一下,从练球开始到现在,大概已经有超过2万张照片的积累。这些都对我练球有积极的影响,能够让我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动作的问题,再和优秀球手的动作相比较,不断的去理解和发现自己的问题,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随着我球技的提高,记录的内容还会发生变化,比如我现在击球上了果岭,这一杆稍有点右曲,但还是ON上了果岭,我会记录7号铁右曲,但是上了果岭。对于现阶段来说,ON上果岭其实就是个很好的目标了,但是这其实还不够,再往后,我会增加新的内容,比如ON上果岭后,球的落点和最终停下来的位置有多远,另外球到底是在旗杆的哪边,距离和方向都会在下一步的记录中出现,这样就让自己对攻果岭的这一杆更加精确,让自己了解攻果岭时更详细的问题。因为再往后的精确,不是简单的只ON上去就好了,而是要有抓鸟的能力,不是只保PAR OK了。

 

    所以我认为数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认为100杆的水平就不需要记录,打得好的选手才去记录,恰恰相反,那些巡回赛的球员,记录的内容和我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球大多数都是标准ON,像我们这样记就没有意义了。他更多记录得可能是特殊球位处理时的感想和遇到的问题,还有打球攻略的问题,所以,不管自己球技在什么样的水平,都是需要有记录的,只是记录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做调整。

 

    我也看到有的球友是通过记分卡记录,然后把记分卡收积起来,其实我以前也会收集一些记分卡,后来发现,记分卡整理起来很不方便,各个球场的记分卡大小和形式都不一样。我现在用记录本,一个记录本可以记60场球的数据,比如在前十天打过这个球场,就可以随时拿出我的记录本,查到当时打这个球场时的情况,或者某个洞遇到的具体情况,这对我打球很有帮助。

 

    记录本我现在又找出来一些,如果有球友需要的话,可以友情赠送,方便大家做个记录,也可以在数据分析方面做一些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