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练习了空推100次,练习器上推杆100次,但是推杆练习器的练习让我发现了问题。推杆练习器本身可能对我产生了影响,我觉得应该将练习器换成毯子的纹理对球的方向影响较小的,因为毯子是比较软的毛,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同样的线路,球已经走过了上万次,已形成了沟槽,即使球推的不正,球也会按着隐形的沟槽滚动,所以考虑尽快更换练习器。还做了挥杆练习器、7号铁,1号木的空挥练习。
在昨天晚上1号木空挥的练习过程中,着重感觉了一下周五时击球距离较远的动作,发现了动作上的差别。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原来在上杆时,胯转的比较多,比较松垮。为了送杆转肩,而同时带动转胯,没有形成感觉上的扭矩。昨天试着用力挥时,不按照正常的上杆动作,只是追求力度时,发现需要把胯固定住,使劲加大肩膀和胯的转动的角度差,这时感到有非常能使出力度,这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在转体时没有固定住胯的转动。后来用摄像机拍摄了一下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到胯转动的状况,这真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发现就能让我1号木的击球距离有较大的提高,这是真是个重要的发现。
关于1号木的练习,一开始根本不能击打,只有50,60码的距离,那时胯总是送不出去,球总是击在杆头的底部,造成球直接落地。经过不断的包括上杆等动作的改变,球可以击出去了,但是有严重的右曲现象,为了改变右曲现象,采取了几个措施,一个是加大右胯的转动,使击球不要出现Outside-in的现象。另外,通过站位时,调整离球的距离,站得离球远些,力求找到挥杆时挥出去的感觉,来减少右曲。还曾经尝试过在击球的一瞬间,让两个腿直着对地,形成一个站立打球的感觉,虽然这样很有效果,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击球的收杆是不正常的,通过多次寻找挥杆的问题,发现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用比较重的挥杆器,作像棒球手击棒球的动作,使劲挥出,使身体感觉到大力击球时,身体是如何协调的,如何让胯先动,通过较重的挥杆器达到强迫释放的动作效果,同时让两肩能平行转动。所以多次的练习后,对1号木挥杆的动作总结了一下:用1号木不急于达到很低的击球,大概放在较高的腰部位置,然后上杆,挥出。通过多次练习来感受完整的过程,再逐渐将击球点向下移,直至接近地面。这样使得挥杆达到整体的协调,不因为为了遵守动作,而失去了身体协调所产生的原动力。挥杆时如果按照规范的标准练习,动作是对的,但是不能发力。但是很多球手,动作很不标准,但是击球的距离并不近,这种球手可以说是重视了挥杆的感觉,这种感觉尽管根据身体不同,但是在距离上有很好的体现。所以在1号木的整个练习过程中,体会到一定要将身体的协调性结合起来。同时,规范的动作是成为一个好的高尔夫球球手的重要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