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训记
(2013-09-07 11:52:36)分类: 尘封记忆 |
都道严父慈母,通常家教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我家是慈父严母,我妈唱白脸。她小时曾被阿爸打过一顿,记忆犹新:和小伙伴到一亲戚家玩,那是个孤老太。其中一人见柜上放着三个铜板,顺手牵羊塞进袋里。出来买了烧饼,一人一个,吃得好高兴,却不料竟成了分赃人。那老太发现铜板不见了,断定三个小鬼头干的事,就挨家上门告状。阿爸知道气坏了,罚跪在地,逮住就打耳光,打得嘴肿成猪八戒模样。大嫂遇见,求情宽恕,阿爸才罢手。大嫂端来脸盆帮着擦泪面,洗脸水成了红色。从此,再有金山银山,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伸手。因此得出从小做规矩,不打不成器的理,延续下来。
妈妈从小给我们定规矩,都和嘴有关:吃饭不许吧唧嘴;别人家吃东西时,一定走开,不许待在旁边看。再想吃也不行,回来说了自家去买;不许说谎,不许要人家东西,更不许偷;不许和大人顶嘴。前三条容易做到,不让回嘴难以控制,觉得没错,不让辩解挺委屈,有时多辫两句就会因此而挨打。
妈妈性子急,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法也简单。若有什么,一不对劲就动手。手上有什么家伙就使什么家伙,有毛巾用毛巾,有筷子用筷子,挺怕的。为少挨打,讨她喜欢,学得乖巧一点,成绩好一点,经常帮着干点家务活儿,偶尔惹她生气也难免。
记得一次,外婆来杭州的时候,我兴奋得忘了形。妈妈不喜欢人来疯,说了我几句,可能回嘴的原因,让她在外婆面前下不来台了。她正在擀饺子皮,操起擀面杖要打我。外婆出面劝阻,挺身护着我,一把拽我到她身后,“梆”的一记,好响好重,擀面杖打在外婆额头上,外婆替我挨了这一棒,额上起了个大青包。外婆生气了,说小孩小不懂事,出手这么重,脑袋打坏了怎么办,眼不见心不烦,我不如回上海去算了。妈妈赶紧丢下擀面杖忙着去找来冷水毛巾,帮着敷额头上的青包,连声“罪过、罪过”,为自己“犯上作乱”感到歉意,我则躲过一顿打。事后外婆说,小时候没管好,现在挨她打。
妹妹上学了。妈妈坐在桌旁辅导她做算术题。
妈妈问:“6加7等于几?”
妹妹答:“等于13”
“再说一遍”为巩固一下她的计算能力,妈妈重新再发问。
“等于11”妹妹紧张地从椅子上站起身,眼睛紧盯着妈妈,她以为上面答错了,心虚地重说了一遍,谁知反而答错了。
“到底等于几?”妈妈一拍桌子,回身到厨房找来一把菜刀,放到桌子上吓唬她。
妹妹吓得一下子就蹦到高高的椅子上,站得比桌子还高。让妈妈够不着。你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
“真想把你脑子劈开来,看看长没长魂灵。”妈妈手里拿着菜刀,望着站在高处的妹妹气乎乎地说。我的妈呀,训归训,哪能拿真刀来。十个灵魂也要被吓出九个。她是如此望子成龙。
妹妹也是,自信不足,灵活有余,顺杆爬。一个反问就给震住了,没了正确的主张。接受教训,下回坚决说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