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场地位于嬉戏谷东南边,项目又叫撕裂星空,看看这名都吓唬人,玩的就是心跳。远远望去,几条交错扭曲的轨道像盘旋的龙。
本来说好四个人一起坐,结果到跟前,另外两人没了勇气,打了退堂鼓。我和L不想放弃,让她们看包,我俩进去。
进门时,一小伙子拦在门口验明正身,限十二岁以上和六十岁以下的年龄参加。我俩谎报年龄,我说五十五,L说五十六。小伙子放行,忽悠成功,若验身份证就不行了。高血压患者也不让玩,但我没理它的茬。自认心理年龄还年轻,体力还行,就想试试挑战一下自我。
去年在香港迪斯尼乐园体验过类似的星际空间。那是在黑暗的室内进行,一样的旋转与翻腾,看不见罢了,少了视觉的冲击。感觉恍惚而模糊,纯粹在考验你的平衡功能。出来时跟喝了半斤老酒似的晕晕乎乎,走路有点飘飘然。这是第一次的感受。
这次不同的是在室外光天化日下进行,多了视觉的冲击,而且是迅猛的。只要睁开眼就能看见旋转的天地和颠倒的世界。恐高症的人会闭上眼,减少恐惧感。想要体验的不就是这明明白白的感觉吗,闭眼又能体验到什么呢?
平日里四平八稳地走步,踩在地上的感觉是那样的踏实,视野中的世界都呈正成像;足离地面体验疾驶的快,滑冰滑雪、坐车、坐船、坐飞机,呈正成像;足不离地的攀登,足离地面的热气球、空中或海上降落伞,体验高空险峻和飞翔,还是正成像;曾在泰国芭提雅的海上,体验过快艇拖着的海上降落伞,虽然是低空,也能体验空中飞翔的感觉。反成像的体验我只尝试过拿大顶,还是静止的。
小学时曾倒立拿过大顶。放学后到同学家,竹篱笆墙和松软的泥巴地就是我们拿大顶的场地。两手往地上一撑,双腿倒立上墙,背靠近篱笆墙,看着反相的房门,反相的人,很好玩。几个同学一起上,竹篱笆墙给我们蹬得忽搧忽搧地直摇晃。比谁支撑的时间长,一个个涨得脸红脖子粗也不肯下来。玩叠罗汉样的拿大顶,一个叠一个摞三层,最里面一层的人功力要好些,支撑的时间最长。
现在要体验的是明白的、动态的、颠倒的、疾速的、旋转的综合性感觉。坐上安全护卫的座椅,软包的压杆紧紧地箍着胸腹,两手臂紧扶握杆,脸面冲下,身体悬着。眼镜另处存放,视线变得模糊。L穿着凉拖,按规定要脱下放在地上,等回来取。
铃声响,起程了,车驶出站台,贴着轨道逐渐提速。一阵阵的天旋地转随之而来。历时两分钟,但感觉历程是那样漫长。尽力睁开眼,努力辨认蓝天、白云、阳光、绿地、远处欢乐的小人,还有头顶上弯七扭八的轨道。此时的我,仿佛像一颗出膛呼啸疾飞的子弹,向前飞着。。。像滚筒洗衣机里的衣物,以每分钟1400次的转速离心旋转、被甩干着。。。还像体育彩票开奖时,玻璃罩里的小彩球,被那摇把不停地翻腾着,颠簸着。。。体验着疾速飞驰、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上天入地的感觉;头发飘飞着,心悬吊着的,喉咙紧缩着,表情肯定是紧张的,情绪算比较镇定。飞旋时态,观看颠倒状的天、地、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奇妙。整个过程紧张、激烈、飘忽、放纵、美妙。
L在我身边放声地大叫着,这是一种本能的宣泄。她说,有机会给你放声大叫,放声大笑,你就不要压抑本性。我不喜欢出声,以示能控制自己的理智和情绪。既这么说了,也学她放开喉咙“啊。。。啊。。。啊。。。”地大声叫唤,不是害怕,而是宣泄,喊一喊好像是挺快乐的。
惊险已过,翻腾已定,心放回原处,车在平稳减速。回到原点前的那一刻,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镜头。我用胳膊肘捅捅身边的L,让她看前面一排人。看不见前排人的脸,能看见的是中间两双光脚丫,两旁是露着旅游鞋底的脚。那两双光脚丫还在不由自主的抖动着,表明那两颗余悸未定还在颤抖的心。我和L不由放声大笑,笑过之后我说,如此镇定地东张西望,还有闲心管人家心神定不定的闲事,说明我们心理承受力还行。过山车就算过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