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初的集邮

(2013-07-12 15:35:08)
分类: 尘封记忆

    最初的集邮是从杭州小学三年级开始的。

    班上有个男生,叫刘艺术,常来我们这幢楼里玩。胖脸蛋,圆嘴巴,大板牙。腮帮子鼓鼓的,什么时候都觉得他嘴里含着东西。小眯缝眼,笑起来弯成一条线像月牙。头发稀黄稀黄,出汗时有两绰粘在脑门,像三毛,不太艺术的样子。身上穿的那件墨绿色灯心绒夹克衫,和常戴着那顶烟灰色的鸭舌帽不俗,比较艺术。

    他看上我的化石了。化石是我从上海外婆家里要来的。三块化石,两块小若方寸,一块大如手掌,色白光润,半透明感。小时候感觉化石和粉笔一样神奇,能在黑板和水泥地上写字,划出痕来,而且不像粉笔写的时候有灰,宝贝爱惜的不得了,轻易不写不划。拿到班上显摆,给同学们看。

    刘艺术看到了,看进眼里拔不出来了。说了几次,要拿邮票跟我换化石,他想拿化石雕刻小动物。看来刘艺术还是有点艺术细胞,学雕刻,集邮票,起的名不同凡响。还是在小宇家里看过集邮册,厚厚几本。花花绿绿的小纸片绘着美丽的图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着实有点诱人。最初我不知道集邮有什么用,后来才知道:集邮如同小型博物馆的收藏,是丰富的知识宝典,可以陶冶情操。再后来知道集邮还可以理财增值。当然,我集邮的目的自始至终还是为那袖珍精美的图案,观赏、临摹作参考。

    刘艺术反复游说,终于让我动心了,同意跟他交换,答应只用两块小化石换。一个周末上午,就在楼下。我俩一手交石,一手交票。刘艺术捧来一包报纸裹着的邮票,有上百张。他告诉我,这是他从哥哥那里要来的,是重复的邮票。他一边打开让我看,一边介绍邮票,说不会让我吃亏的:一组牡丹花十几张才成一套,很难集的;那单张的就是一套;好些纪念邮票是解放初期的。果然好看,我看到“黄山”“民族舞蹈”“梅兰芳”等等,喜欢上了。他还拿出一张匈牙利的邮票,是一张狗的图案,反过来高高举着对着天空,他说你来看,这张邮票背后有水印,我顺着他手指的看那票,看到有隐隐约约五角星的水印,真神奇,他说这是防盗版印制的。他懂的还真不少,我高兴地收下了邮票,他也拿着两小块化石心满意足地走了。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集邮了。刘艺术给的那些邮票成了我的原始积累。专门为那些邮票买了集邮册,晓得拿重复的邮票到学校去和别的同学交换。以后看到信封上有好的纪念邮票,就专程送信到别人跟前去讨邮票、剪下,用清水泡掉信纸壳,用手洗去邮票背面的糨糊,然后贴在玻璃台板上晾干整平。爸爸知道我集邮后,很支持。每逢出差或到我过生日,总要买几套邮票做为礼物给我。

    集邮一直持续到现在。每每总会想起刘艺术,是他让我开始的集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