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过了,天热起来了。前天入的霉,过两天又到夏至了。俗语道:吃了端午棕,才把棉袄送。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来讲,这话显得有点过时。没到端午,棉袄早就包包扎扎收起来了。若按农谚行事,身上早捂出蛆虫来。不过今年夏天来的迟,这个双休日,才翻箱倒柜把凉席找出铺上,往年五一期间就忙着更替了。现在强调低碳和健康的生活,所以没热到不可忍受的程度,空调就尽量不开。稍微忍耐一下,出出汗,排排毒,当一回“耐温将军”,也未尚不可。
虎年气候异常。前一段时间该热了,周边几大有名火炉纷纷歇火,南京出奇的凉快。长袖衬衫和长袖T恤总算体现出它的使用价值。反倒是一向凉爽的北方几个城市,在热烘烘地“发烧”。前不久,云贵高原闹春旱,旱得“黄果树瀑布”瘦了身。所以说宇宙间总能量是平衡的,这儿少了,那儿就多了。老天爷就像一个作弄人的顽童,把冷热、旱洪作这样摆布、调换和惩戒,让东西南北各方领教一下自然的恣意和威风,人啊不得不服,不尊崇自然,必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霉雨季节的到来,防洪排涝的事要未雨绸缪。
半南半北、南北兼容的南京是个四季皆有的城市。记得当兵那会儿,有战士退伍,北方的兵会把席子、蚊帐留给南方的兵;南方的兵则会把棉大衣、棉鞋留给北方的兵。而南京这些都少不了,南京人的家当可能要比别地多一些,因为都需要。来南京40多年,习惯并喜欢南京这座城市。她带有北方的憨,兼有南方的秀。“南京大萝卜”是对不甚精明、稍带乡土气、实心眼、热忱而憨厚南京人的戏称。
南京衔接冬夏的春天显得特别短。一般脱了棉袄就穿短衫,春装似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展示。买来的一堆五颜六色羊毛衫,基本上成了库存积压物资,看得多,穿得少。只有具备大无畏精神的青春美少女一族,早在春寒料峭的季节,就早早换上裙装,裸露着秀美的双腿,展示青春少女的风采。所以说最经冻的就属“小孩的屁股,女人的腿”。“爱的悄,冻的跳”是需要资本的,年轻、热血就是资本。
能够显示南京春天的,当属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树。当绿绒绒的新叶伸展出去,转眼间就像撑开的阳伞,绿荫铺满大地。在享受绿荫消暑的前期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到春天,树上的毛毛纷纷扬扬,有时就像在下毛毛雨,可和北方的沙尘有一比,黄色毛絮铺满道路,漫天满地无处不有,路人的头发、身上,无处不沾。最难为的是清洁工人,天天扫也扫不尽。人们出门不得不全副武装,戴帽子、戴头巾、戴防护镜,戴大口罩。不然会迷了眼,呛了喉,喷嚏连天。南京的绿伞——法国梧桐,恨也梧桐,爱也梧桐。
当然,春天要踏青,首当牛首山,“春牛首,秋栖霞”嘛。话虽这么说,但说来惭愧,40多年在南京,居然连牛首山也未曾去过。这和众多人犯的毛病一样,墙里开花墙外香,守着名胜不一定去过。老觉得就在眼皮底下,什么时候想去都行,于是老没时间老没去,倒是外地人都先游到了。
南京夏天以火炉闻名,是因周边有丘陵地带,热量散不开所致。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洗完澡,一把蒲扇,一条凉毛巾,一个小凳子伴随我纳凉、聊天、看星空;西瓜、冰镇绿豆汤或酸梅汤为我解暑,电风扇和蚊香护我度过长夏。那骑着车或推着车,用木板敲着木箱“啪啪”作响的声音,伴随一声声“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的吆喝声,是夏日儿时最盼望、最悦耳的声音。最令人难熬的是盛热前的“黄梅天”。黄梅天不光指此时是杏子、李子上市之时,还特指淫雨连绵的霉雨季节。多雨闷热,有时下着雨还会出太阳。温度湿度大,身上好象没有干的时候,居家什物一不小心就会发霉,长出一层绿毛来。住一楼的日子此时比什么时候都难过,地上反潮,墙上反潮,屋里的东西摸上去都是湿漉漉、粘呼呼的,让人感觉不爽。老式的木地板缝里,指不定会长出小磨小菇之类的东西来。出霉入暑后地就收干了,便有了大扫除,有了晒霉。家家户户,洗洗涮涮,翻箱倒柜,在热辣辣的大太阳下晒着衣被,晒着家底,散发着樟脑香,花花绿绿,像开小型展览会一样。
南京秋天最美。站在台城遥望玄武湖,五洲翠绿点缀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感觉天格外高,水格外绿。栖霞山红枫,中山陵黄叶,那个火,那个靓;莫愁湖的秋菊,灵谷寺的金桂,那个美,那个香,让人久久不愿离去。满大街桂花糖炒栗子,生意红火;江心洲的绿葡萄、紫葡萄,一串串晶莹剔透;“心里美”水果萝卜,绿皮红心,水灵灵、甜丝丝,脆生生;大街小巷的卤菜店,最诱人的数烤鸭、盐水鸭,斩上一碗,油漉漉,香喷喷。南京人有口福,吃鸭子数第一;水网地有鱼虾,有鱼虾才好养鸭;近水楼台先得福,有福吃到水八仙(藕、菱角、茭白、芦蒿、荸荠、蒲菜、鸡头米等等)。到十月底,家家阉雪里蕻、高根白、萝卜干、咸肉、咸鸡鸭、灌香肠,等到来年开春吃,那叫一个鲜,又开胃又下饭,至少多吃两碗饭。
南京的市花是梅花。东郊梅花山的梅花开在雪天里,凛寒风傲霜雪,争香斗艳。冬天下雪,最多尺把厚,不消两天就化了。比不上北方的雪,气势壮观,但比南方不下雪的地方饱眼福,能看到雪景和冰凌;地上、河里会结冰,但是冰层薄薄的,经不住人走车行。不像东北的冰那样冰冻三尺的结实,又做冰雕又溜冰滑雪。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去春来,年年岁岁流水一般。苦辣酸甜数不清以往事,春夏秋冬说不尽南京好。不管是苦是甜,我最爱还是古都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