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食堂的菜谱只要有蚕豆米炒鸡蛋或者炒咸肉片,我一般都会买。碧绿的蚕豆米,鲜黄的鸡蛋,黄绿相衬,看着都有食欲。喜欢吃蚕豆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我家有传统的。
我妈最爱吃蚕豆,每年五月份只要蚕豆上市,就一直吃,吃到蚕豆下市。到快落市的时候,蚕豆已经变老了,豆壳就剪一刀,煮“乌苏豆”吃或者剥蚕豆米吃。蚕豆烧的好不好吃是有讲究的,从剥蚕豆第一道程序开始就要注意:剥掉壳后不要马上洗,用湿毛巾盖上,什么时候烧什么时候再洗;要大火烧,烧的时候尽量不要翻炒,也要少掀锅盖;一次加水量要加足,与蚕豆面平齐就行。蚕豆快熟的时候,豆壳自然会爆开,起锅时撒一把葱花就可以了。我妈说了,早洗蚕豆会老,勤翻炒蚕豆也会老,不好吃。这些可都是烧好蚕豆的诀窍哟。
早些年每逢过年,一些家在农村的战士探亲回来,都会带一些自家炒的花生、南瓜子和蚕豆给大家吃。吃蚕豆要牙口好,吃起来嘎嘣嘎嘣的挺香脆,但吃多了会产气,不消化。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有这样的零食消闲解馋就算不错的了。
蚕豆不光好吃,还可以当玩具。小时候,每当蚕豆剥好了,我会用蚕豆来做“美国兵”玩。挑两颗大的蚕豆,一颗做头,一颗做身子。用小刀在豆的中间刻上印子,留出钢盔帽的帽带部分,把帽带两边、靠近豆芽的那部分壳轻轻剥掉,露出的豆芽,就像一个美国兵的鼻子。没有去掉的部分就像一个钢盔扣在头上,头就做好了。用短火柴棍串起两颗豆子,一边连着头,一边连着身子,再用折断的火柴做四肢,一个美国兵就做好了。相信很多人都玩过这玩意儿。还记得有一个关于蚕豆的童谣游戏"炒蚕豆,炒豌豆,炒不出来翻跟斗".两个孩子面对面,手拉手,一边念一边向两边甩手,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就同时来个鹞子翻身,手拉着手还不能松开,代表翻过跟斗了.这还得要有点腰功的.想想挺有趣,如今老胳膊老腰的,估计已经翻不起来了.
说说种蚕豆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还是在部队的时候,分到一块菜地,自己随便种点什么。别人把地收拾的妥妥帖帖,只利用边边角角点点蚕豆,不舍得用整块地种蚕豆。我们则在整块地上点蚕豆。都说蚕豆是懒人种的菜,这话一点不假。霜降气节,只要挖一个个小坑,确切地说,还不是挖坑,是一锹铲下去,锹把往前一推,露出后面的空档,顺着锹背丢两三颗豆下去,铁锹拔出来,就算种好蚕豆了,简直就跟玩一样。之后再也不用管它了,不要浇水,不用施肥,不用剪枝,不用搭架。这是任何人都会种的菜,等来年五月只管收,只管吃就是了。
这两年,引进日本的新品种,让我更加喜欢吃了。本地豆,豆荚狭长,豆子小,豆皮发青,有时太嫩,反而吃不到什么;新品种,豆荚宽大,豆子特别饱满,豆皮发白,一下锅就酥烂,特别容易入味。到菜场遇到这个品种,一买就是三五斤,老也吃不厌。
多亏我血里不缺那个蚕豆“酶”,不会得蚕豆病,可以尽情地吃蚕豆。马上又快到吃蚕豆的季节了,又可以过把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