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滴水穿石

(2010-02-23 15:24:33)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想随笔

     一直在琢磨水的习性,老也琢磨不透。

     水本率真,无色形味。平淡的不能再平淡,但重要的不能再重要,以至于天地间每个生命离不开它。

     水的柔软和聚合力,令人称奇。无论刀砍斧劈,再锐的利器,用在水身上,无损于它一丝一毫,否则怎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词句呢?

     水的包容性,无可比拟。你拳打脚踢,它置之不理,任你怎样惹它,只激起它一点小小的波浪,很快弥合伤口,不记前嫌。水的洗涤,脏了自己,洁了别人;但有时包容成了“浑水摸鱼”,少了原则;当污浊沉淀,水又是水。水成了最好的稀释介质。

     水随和善变,改变自己以适应外界,而不是企图改变外界以适应自己。因此,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君不见,水因热而气化升腾,发散胸襟、开阔眼界;水因冷而凝结,固守静态、保存实力;随塘而圆,居池而方;引渠而上,顺瀑而下;蛰伏而潜流,驻潭而幽静;为溪奔走,绕山而行;为海扬波,容纳百川。水以一当十,万变不离其中,骨子里还是H2O的本色,以求应万变。

     水的坚韧性,令人钦佩。水看似温柔,实则刚强,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本领。只是眼见结果,而不能见其过程。我见过五台山大成殿前的一块石板上,有滴水穿石的印记,那上面密布坑坑洼洼的小洞,还有斑斑驳驳的水锈痕迹,那是经过屋檐上的雨滴,千百年的敲打形成的。从此不敢小瞧水滴。

     研究水的鼻祖是老子,他将水的智慧讲的深入剔透。自然界小小的水滴,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和启发。我们应该效法自然,从中学学水的智慧。

               

               滴水穿石

               五台山大成殿前的石板,被水滴侵蚀而成的小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年买书
后一篇:大树与族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