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下午聚会过后,一个人到凤凰书城逛逛。一口气购了两百多元的书,也算是新年犒劳自己的礼物。当然这两百元的书钱也是自己“挣”来的。
去年下半年,单位举行了“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要求参加者每人写一篇读书笔记,设立奖项进行评比,然后汇编成册,以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这是一项有意义的系列活动,我参与了。因为匆忙,没有专门写稿,就把以前写的《我的读书经历》略加整理一下,投了稿。我知道按要求是跑偏了,没有切题。想到重在参与嘛,为组织者捧个场,咱也曾经当过组织者,总希望搞个活动,参与者多多,人多热气高;给科室凑个数,兴许还可以拿个组织奖什么的。至于获不获奖想的不多。
年前单位“2009年文化节”宣布了获奖名单:出乎意料,我竟然获了三等奖。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字-----“乐”。三等奖的奖励是凤凰书城两百元购书卡。于是,我没有等更多时间,新年里就把它花掉了。这样的循环还不错,读了写,写了得奖,得了奖再买书,买了书再读,读了又可以写了……。
现在的书价真贵,七本书两百还贴了一点钱。这七本书是:王蒙的《老子的帮助》、百家讲坛主讲人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白铁铮的《老北平的故古典儿》、《京味儿》、殷慧芬的《上海邻里》、沈嘉禄的《上海人的活法》。后两本纯粹是冲着书中有戴敦邦等人的线描插图买的,特别喜欢那浓郁的海派风格的白描插图,这也是一种思乡的情结。
买书是过瘾了,书架快满了,我有点发愁了。我看书的速度始终跟不上买书的速度,于是乎我在想:买书藏书,我是我,书是书;看书不思,我是我,书是书;看书而思,我中有书,书中有我;看书思考加行动,就变成我即书,书即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