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阴迫
飞速一年许
绩斐然 长话作短说
转眼间,又是一年许。
龙年春三月,下了一场大雪。鹅毛纷飞,意外地响起隆隆春雷。
素晴日,冰消雪化,春潮急急。《春夏交响曲》,写下来自东风仪表厂的报告。
文毕付梓,前去和厂里领导同志道别。孟广福厂长说:“过一年再看,我厂保证又变样……”
蛇年夏6月,距我们的相约仅超出三个月,孟广福厂长已调赴新任了。然而,他当时的预言,却切切实实印证了他留下的事业上。
呈现面前的,是现任厂长兼党委书记吴宏开的长篇总结报告:
我们东风仪表厂全体职工,在东风公司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工厂方针和厂长目标,同舟共济,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取得了东风仪表厂建厂历史上最好成绩。
——年产量突破20万辆大关,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获部·省级优秀奖。
——新产品开发进度显著,科技进步收获喜人。
——基础工作不断巩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建项目完工指日可待,职工生活福利进一步改善。
——职工教育深入发展,攻关夺标广泛开展。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组建东风仪表联营公司。
——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
通过翠绿的绿化带,叠印眼帘的是栋绿色的七层单身职工公寓。从窗口和门隙,洋溢着阵阵欢声笑语。装配精良的第二作品大楼。巨轮般造型的是两用职工食堂。准备就绪,已经开工,破土动工,是各项新开拓的建设项目……而难以直观的却是那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同舟共济,勇闯难关,精励图治,夺优争先——千名“东风仪表人”昂扬奋发精神!
一派兴旺景象。
一派盎然生机。
”真诚团结,万众一心,为国争光, 一流仪表,
助力‘风神’,万里驰骋……“
豪迈《仪表工人之歌》,正像春风春露,丝丝努努揉韵在“仪表人”春夏秋冬的复调里。
3·献谋略“五师”畅肺腑
纳良策“帅部”施新政
前任厂长孟广福到任新职,东风仪表厂“统帅部”,基本仍是原班人马:吴宏开,范志胜,张玉庆,赵世新,是建平。有所不同的是,厂长兼党委书记两幅重担一并压在吴宏开的肩上。这一来,又新任一位铺助厂长兼书记的“政委”孙连清,担任党委副书记,以加强全厂的党政工作。
群贤毕至,阵容整齐。一步一个台阶的东风仪表厂,如何争取更大发展?被职工认为“其貌不扬,说话不嚷,办事稳妥,遇事商量”吴宏开,深感肩负双担分量。尽管他的步履稳而又稳,仍然掩饰不住胸膛的心潮鼓荡。
八月的骄阳似一团炽热火球,烧烤得人心发慌。上午刚开完厂长办公会。中午时分,职工们都在闷热喘息。吴宏开没有回家,就留在办公室小憩。可怎么也歇不下,或许是天气太热,或许思绪的野马一下子收不住疆绳。他掏出手帕,揩揩满头的汗渍,拧一把并不凉的龙头水,擦擦发黑眼圈,然后双手按按眼穴,转转布满血丝的眼球,算是做做“眼保健操”。
近日来,他确实消瘦了许多,脸变黑了,嗓门哑了。此刻,他坐在办公桌后面,打开一个“急办特办”的夹子,默默看了起来。额头上那并不明显的几道皱纹,也随着他的情绪变化而颤动着,嘴巴渐渐地抿成一条线:
《关于整改化油库房的报告》
《关于装配楼加层的报告》
《关于扩建锅炉房的报告》
《关于申请白班用电的报告》
《关于综合零件扩散生产的报告》
《关于曾加一辆大客车的报告》
《关于铺建东风总部与仪表厂之间专用电话线的报告》
……吴宏开翻着,读着,思考着。面积,能力,资金,交通,通讯,住房……
吴宏开顺手拿起党委工作部呈阅的“情况反映”夹子,一份份思想动态,调查报告,通报表格,会议决定……这一切,无不涉及职工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管理,技术进步,长远规划。
吴宏开再也安纳不住了,他站了起来,本能的地摸出一支襄阳
人最喜爱抽的“金蝶”牌香烟,走向窗口,吐出隆隆的烟云,望着办公楼后面高低不齐的厂房,看着潮水般涌入厂区上班工人,他的心潮起伏:职工正在看着自己举动
,自己也在期待着大家的心声啊!
一阵清风,从窗口吹过。他微密着眼睛,闪露出信心的光芒。
金秋的一天,厂部三楼会议室里,挤满了“眼镜”们。他们时而激烈地争论,时而激愤地斥责;有人低声咕隆着,怕出事似的查看周围人眼神
;也有人一副自信自尊的派头。这是正在举行由工程师,管理师,经济师,财会师,技师等参加的振奋仪表“五师”恳谈会。
会议一开始,站出一个瘦瘦高高,架着一副眼镜中年汉子。他叫曹家栋,机电科管道工程师。他讲话显然有些激动,连话音也变得颤动起来:“人活七十古来稀。今天是我50岁的生日。50岁,能干事时间不多了。我们都是仪表厂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谁不希望仪表厂兴旺发达呢?”他望了望周围注视他的那几十双“眼镜”,接着说:
“赵世鑫总师说,知识分子要有个性。但有人讲,现在工作起来‘没劲’。这两个字太深刻了,希望厂领导反思一下,怎么才能把知识分子的劲鼓动起来?”
“工程师最需要‘信任,理解,支持’这六个字。浮动工资可以晚点长,房子可以晚点住,我认为专业对口,才能发挥作用。如我,是搞仪表专业的;现在,让我搞锅炉和管道,我从内行变外行,我怎么能使上劲?”
“作为工程师,我不了解生产,不了解各种仪表有什么区别;不了解轿车仪表是什么样子,我往哪使劲?我希望我厂技术目标,透明的要高,要尽快扭转各部门迫此不相往来,信息不通状况。我愿为振兴仪表厂流血流汗!”
也许是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许是说出了别人想说而没敢说的话。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曹家栋连连招手点头,眼镜也湿润了。
56岁的裴浩明磨具工艺工程师,是个干瘦的矮老头儿。“老广”口音,让称“裴工”。他普通话并不标准,但能听得清楚明白:“每当听到‘一毛钱买11个工程师’时,我心里很难受。我想,知识分子在厂里不是多了。按配制,我厂还缺少50——60个技术人才。一下了配齐很困难,但玩什么‘工程师不值钱?’这主要是政策导向造成的,也有‘滥竽充数’的。“
”现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到处流行,严重影响了职工责任心上进心。一些工作如模夹具,能自己干的,自己干完了,不愿意再干。因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工厂不愿意用‘外协费’鼓励承担工作的工人,谁愿意干呢?“
戴着老发眼镜的机加车间老统计师陈挺政,因为经常给职工上上统计课什么的,大家都叫他“陈老师”,也是干瘦的老头儿。他说:“像这样‘恳谈会’多少年没开过了,今天来参加,心情很激动。我干的时间不多了,现在领导对知识分子寄于希望,我也愿为仪表厂出力献策。在旧社会,我们的财富外流;新社会,我们的内耗太大,浪费太严重。比如,我们厂区的管道坏了,自己不干,请外部的人来干,肥水不留外人田不说,质量也差,几天已过,又得重修。希望厂领导加强管理。”
产品科科长汪冈说:“振兴仪表,首先要‘居安思危’。我们再来吃老本,很可能被别人吃掉。我们技术再落后,我们就没有资格再谈‘汽车仪表’了。”
副总工程师赵石卉,平时慢条斯理,此刻扶了扶眼镜:“现在,如法国已宣称‘第三世界大战’已打起来了。这次大战,不是军事大战,而是技术大战,贸易大战。法国‘雪铁龙’公司希望我1们联合起来,打败日本,德国……“他有些兴致勃勃。”东风汽车的哲学是,‘视今天为落后’。此话十分深刻,值得深思。希望人事部门合理调集人员。“
会议正在紧张进行。忽然,会议室门口出现一个拎着大包的人。”范厂长!”有人叫出声来。
范志顺副厂长放下提包,揩揩额头上的汗啧,激动地说:“刚下火车,听说这儿正在开‘振兴仪表五师恳谈会’就直接奔会场来了。我给大家带回一个好消息:广州‘标志’牌轿车,希望东风仪表厂零部件15万辆份,东风总部‘放虎下山’,让我们逮住这个‘兔子’。东风水箱厂,东风化油器厂,东风车轮厂已经谈过了,我们是第四家。目前,他们出资金,出技术,仪表厂的发展就靠在座的了!”
范厂长这一“闹”不打紧,会场可“乱了套”。大家讨论更激烈了。五十七个“师”,五十七颗心,颗颗心相映。大家谈呀,唠呀,争呀,吵呀,不知不觉到了下班时间了,大家谁也不愿离开会场,仿佛一离开会场,什么东西都会失去似的。大家要谈的事情太多了。主持恳谈会的吴宏开当即表示:“为使每个与会者都有个发言机会,会议再延长半天。不过,工作可要抢回来啰。”他半开玩笑道。
“五师”恳谈会又“恳”了半天。
吴宏开默默地听着,记着,时而会心地微笑着,首肯着。“统帅部”实施新政,也在大家的倾谈肺腑中酝酿孕育着。
1988年9月的最后几天,东风仪表厂象来了一次各大军区“大换防”,进行了一次人尽其才,各司其职的中层干部大调整。同时,“统帅部”内部,也作了一次主战场调兵遣将的重点布阵。
总工程师赵世新,超负荷运转。他除了抓生产准备,工艺图纸,新产品开发研制,还抓轿车仪表,抓质量,抓规划,抓教育,还兼管部分行政工作。不得不成天“文山会海”,很难在家里呆上十天半个月的。
于是还请出高生发,岳进业两位老领导,委以专务副厂长责任。让高生发协助赵总抓产品质量,岳进业代替赵总抓职工教育。另外,产品科刘友钦,宗洪生到总师室,以后就叫“总师办”。
新组建的东风仪表联营公司,必须加强领导。范志顺副厂长兼任“联营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经理。
副厂长张玉庆,足智多谋,勇猛善战。八小时工作制,改成白班生产,夜班生产,任务增加,张玉庆成了白班夜班都要一齐上。一天,他一阵头昏眼发,一下子昏倒了。人们刚把他放在床上,他马上拿起话筒,在那里嘶哑着嗓门,照旧指挥生产。
36岁的是建平,最年轻的副厂长。在6位厂级领导班子中,他自称“小六子”。这次分工,吴宏开说:“你最年轻,年轻气盛,嘴快腿也快。生活这一块,不同生产这一块,难啊!给你压担子,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加上仪表厂对职工欠生活账很多,干不好,要丢乌纱帽的。我在任期间,你就当生活厂长,重点抓好三件事:改变仪表厂职工住房难的局面;保证职工生活福利水平年年要提高;抓食堂,托儿所,卫生所,服务公司,房产基建科……”
至于吴宏开自己,他说:“我这个厂长兼书记的水平不高,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搞好工作。厂长负责制,是个集体概念,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为了东风仪表厂的事业,我们要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过硬的干部队伍,就无从谈起办好一个企业,更谈不上振兴企业,这样的企业就没有希望,这样的职工队伍就会松散,也将一事无成。”
“统帅部”又连续召开3个专题会:GQ153仪表促进会;第二装配楼工艺水平会;新产品开发规划会。与此同时,对全厂技术干部重新聘用,精兵强将,布列前锋,东风仪表厂的生产建设,技术发展,产品开发,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