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明文存》·邱广明著·农场纪实(六)·882篇

(2021-06-20 17:27:09)
标签:

爱的喝望

婚姻趣事

《双明文存》
邱广明著【6】——农场纪事(六)

       这些学员,毕业时大都年龄在23—24岁左右,最小的也有22岁了。到了农场,不知不觉到了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大姑娘了,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但部队有规定:不准恋爱、结婚。所以,男女之间,没有发生过违反规定的事情。但青春对“爱”渴望,不时在胸中涌动。尤其是外界的影响,学员中有结发夫妻,或未婚夫妻前来探亲,不会不给那些尚无男友女友的大龄青年们,心中萌发出对爱情的渴望。
       我们四排有一个女学员,叫苏桂兰。河南人,人长很壮实,圆脸大眼,双颊红扑扑的。早在进农场前,就与一位部队的排长结婚;到农场不久,妊娠反映厉害。她不得不向首长如实交代:自己结了婚,怀了孕。连首长立即打发她离开农场,找她的夫君。
      又过了几个月,三排武汉市的女学员,与武汉某大学的教授拿了结婚证。教授年龄较大,认为妻子不再“再教育”,给有关部门陈述情况。一日清晨,一辆小吉普开进我们住舍大院,从车上跳下一位士兵,把早收拾好的棕色皮箱,拎进吉普车内;随后,穿着一身整洁合体的女学员,高昂着头走出宿舍,面无表情地钻进吉普车。只听吉普车“轰”一声,屁股冒一股黑烟,开走了。
       我们许多都目睹了全过程。我心中情感复杂:从此不再与“土疙瘩”打交道,过上“太太”的生活。也许,她是为跳离现实,与她大许多的教授结婚。也许,她的“郎君”是个当官的。如果是“文革”中发迹的“官”,她后来就惨啦。
         不久,前面提到副排长,种菜能手的未婚男友,从武汉市来看望她。他长得英俊潇洒,在武汉歌舞团工作。我们副排长与他很不般配,无论从形象,性格,他们都不合适。听说他俩是老乡,青梅竹马,感情不一般。我“啊”了一声,放下了心。1988年,在东风汽车公司工作老同学李前玉告诉我,当年的副排长和那位“演员”离婚了。果不出我所料,搞“文艺”的人,和我们这些居家过日子的人不一样,他们心气高,眼光游移不定。青梅竹马怎么样?照离不误。我敬佩的副排长,我为她深感同情。

      1969年的一个星期天,突然排长找我,说是营部一位教导员认识我,要我去见见他。真是莫名其妙,我邱家祖祖辈辈都是在一个小镇上、做小生意的良民,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更谈不上“军官”了。我找到我的朋友刘荟礼,一同前往,见到了那个从未谋面的营教导员。他很热情招呼我两坐下,端上两怀茶水,还有一盘水果。经他一说,我才知道,他是我自家大姑姑的女婿。他在随州部队任职,上次回家探亲,得知我在此地“劳动锻炼”,特来看看。我很感激。按辈分,我应称呼他“表姐夫”。可我还是说:“教导员,谢谢。”我知道首长工作忙,不便多坐,起身告辞。
      教导员看我那次不久,大概是初冬吧,我接到“父病重,速回”的电报。手拿电报,找到班长,班长报告排长,排长又请示连首长。准我回家探父,来回一个星期。刘荟礼把她那件像样的兰灯芯绒、带毛领的短大衣,借给了我。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回到离别两年多的家。
      当我踏进熟悉的小院,看见父亲好好地坐在木椅抽旱烟。他见我一脸困惑,对我说:“你妈想你,电报摧你回来。”说实话,我接到电报时,就踹到这个结果。像以往那样,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母亲和我同睡一床,问这问那。都问遍了,才道出要回家的缘由:原来,那位表姐夫是想做媒,为我物色一个在部队任指导员的对象。大姑姑为这事,来我家两趟。听母亲的述说,我一言不发。我心里有那个“大兵”。母亲是知道的。母亲明白我心思。也知道她养的女儿有掘脾气。母亲不再说下去。我很累很乏,不一会就呼呼睡着了。
       在家住了三天,我告别父母启程,按时归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