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八点半我就把小瓜哄上床,估计两人九点前指定睡着了。这第一段睡眠无梦。接着就被一阵紧似一阵的咳嗽声吵醒,非常不想醒呀!我给他盖好被子,拍拍他,希望能缓解一下。可是他就那么咳咳咳的,传染我倒不怕,可是他的咳嗽带着吐沫乱喷到我脸上,我有点失去耐心,别了脸去。继续听着他的咳声,大约半个小时停了,黑暗中传来他安稳的呼吸声,看来他是可以安睡了。我却清醒的不能再清醒,想着这会儿是不是有跑友已经起床跑步去了呢?
与其睡不着,我开了灯,两点二十,拿起《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找到书签的地方看起来。村上春树的这本书我们几年前就看过,那时的我还不怎么跑步,看了也没什么感觉。只隐约记得他原来开酒吧,后来写小说,然后又开始跑步,每天跑十公里,就是这样坚持的跑还跑的很烂。
当大家趋之若鹜的开始读莫言的书的时候,那个被莫言打败的村上写的书又被我们捡了起来。老公看完说“再读一遍反而看懂了很多,看来过一段时间再重读一遍born
to
run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的。”他建议我再读一遍,于是我开始读。这次随着我对跑步认识的增加,我发现这本书是那样好看。不像小说那样险象环生,抓人心跳;不像诗歌那样朗朗上口,意境悠远;就像隔壁邻居跑步的大哥,文绉绉的描述每天经历的跑步的事儿,文字是那样的有趣(当然跟翻译的水平有关)。读上去总像看到了我身边的什么人和什么事那样亲切熟悉,致使我不愿太快读完。那里有大段大段的话我想总结来告诉我们群里的妈妈们,先摘几小段对我有益的:
1、于我而言,一个月大约二百六十公里,这个数字便大致成为“跑的认真”的标准。三百一十公里是“跑的扎实”的标准。
2、头脑变得朦胧恍惚,无法完整地考虑任何一件事情。可是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3、普通跑步者中,许多人都事先设定个人目标--这一次我要在多少多少时间之内跑完全程--然后再去挑战赛事。假如能在这个时间内跑完全程,就算“达成了某项目标”;如果未能跑出预定的成绩,就是“未能实现某项目标”。即便未能在预想的时间内跑完全程,只要有了业已尽力的满足感,或是为下次比赛奠定了些基础,抑或有了某种类似重大发现的东西,大约也算大功告成吧。换言之,在跑完全程时,能否感到自豪或类似自豪的东西,对于长跑选手而言,可能是最重要的。
etc.
一次不想写那么多,大约看书到三点,我将书签夹好,关灯,继续搂着宝宝睡美容觉。这一段觉中做了个很美的梦,不想醒呀不想醒,却被敲门声叫醒。我不起儿子就要被吵醒了,只好起来去开门,原来是老公回来了。
继续睡第三段觉,七点,自然醒,非常清醒,想着大约很多人都开始跑步去了吧。今天我还有一节大训练课,希望能顺利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