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明十三王陵

(2012-06-16 11:20:12)
标签:

朱爽

西安

《明史》

墓冢

秦惠王

杂谈

    做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明十三陵扬名海内,其实在西安也有一个明十三王陵。只不过北京的十三陵埋的是明代十三位皇帝,而西安十三陵埋的是明十三位藩王。

沿雁翔路在汉宣帝杜陵以南,古代有杜国,也称杜郡或杜县,宣帝时改为杜陵,南边稍高的地方称杜陵原或少陵原(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于原下)。据说过去打墓叫打井,所以这些王陵旁就有了大府井二府井这样的村子。

西安明十三王陵
                             (第一代秦王朱爽陵)

    沿雁引路向南路西方向最大而明显的坟冢就是明朝藩王(西安府一代秦王)朱爽的陵墓,周围那些小些的都是陪葬墓。据说在凤栖原、鸿固原、高望原、少陵原上,埋葬着明代西安十三位秦王及30多位郡王,墓群环形排列,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3公里,以朱爽墓群为中心。

西安明十三王陵

    据《明史》记载,明治规定皇帝儿子皆封藩王,位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藩王的儿子十岁时就要封为郡王,视二品;朱元璋有二十六子,次子朱爽被封为秦王,驻骅西安,镇守西北,在25藩王中,朱爽势力最大,号称天下第一藩国。历时8年修建秦王府、西安城墙、钟鼓楼,使西安基本上改变了宋元以后的衰败面貌,成为西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西安城墙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战乱,仍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城堡建筑。

西安明十三王陵

                                   (1909年的西安府)

    关中历来是王者之地,四关险阻,东进可以争中原,闭关可以求自保,所以朱元璋曾有都西安的想法,将此重地交给朱爽可见对其信任可事关重大,不过在朱爽任职期间,犯有过失,曾两次被调到京里,其中一次做了管理宗人府这个闲差,朱爽死后,王妃殉葬;朱爽的儿子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在永乐九年因傲慢称病未亲迎使者,被视为不敬受到皇帝的批评,还亲自去北京给皇帝认错。可见秦地藩王势力可见一斑。历代秦王中康王简王贤,简王朱诚泳制经注典,兴师重教,据《明史》诸王列传记载,“长安有鲁斋书院,久废,故址半为民居,诚泳别异地建正学书院。”过去护卫家丁子女多无处上学,又在正学书院旁边建小学,供护卫家丁子女就读,《明史》记有“王府护卫得入学,自诚泳始”,这就是西安正学街的由来。康王的后代也因孝在《明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第一代秦王朱爽到明亡,西安共有14位秦王,一代秦王愍王朱爽是朱元璋次子,葬于今长安区少陵原,墓冢在杜陵乡大府井村东北,坐北向南。二代秦王隐王朱尚炳是朱爽之子,墓冢在愍王墓东北约0.5公里处,有石麒麟、石马、石人,石马与石人间隔排列。三代秦王僖王朱志堩是隐王的儿子,墓冢在愍王墓东南4座墓冢之中,现无法确认。四代秦王怀王朱志均是僖王的庶兄,墓在愍王东南4冢之中陪葬。五代秦王康王朱志锲是怀王之弟,墓冢在大兆乡西康王井村东北。六代秦王惠王朱公锡是康王嫡子,墓冢在庞留井村东北,墓前有石碑一座,石刻有华表、石羊、石人等。七代秦王简王朱诚泳是惠王之子,墓冢在韦曲镇简王井村西北,神道两旁有形象逼真的石雕。八代秦王昭王朱秉欋是简王侄,墓冢在大府井村东朱爽墓旁。九代秦王定王朱惟焯是昭王庶子,墓冢在简王井村北。十代秦王宣王朱怀埢是定王的再从子,墓冢在三府井村东北,石刻有华表、石虎、盘角石羊、牵马石人、文官石像等。十一代秦王靖王朱敬镕是宣王之子,墓冢在三府井村东北。十二代秦王敬王朱谊是靖王之子,墓冢在三府井村东。十三代秦王肃王朱谊漶是敬王之弟,墓冢在三府井村村东。 

附:明长安十三藩王陵详细线路参考:

    过富力城进三府井村,在古树(皂角树)处左拐一直向东。紧挨着村东边的围墙里就有石刻。里面最有特色的算那个刻有牵马人的石雕了,这是第10代秦宣王朱怀埢quan的陵前石刻。墓在北面砖厂的上面,封土已经被破坏。

穿过三府井村,紧挨它南面有个村子高望堆村。从此村最北面一排民居北面的路一直向东,左转直走,看见地里的大梧桐树再左转向北,第二个土路口向东,走不远,左手地里就是世子,朱敬珍(第三个字是字旁)的墓。封土已经没有了,碑也断成了多块。

雁翔路到头向东,过西康高速,到简王府井村。找门牌号137号,他家西墙外就是第七代秦简王朱诚泳的陵前石刻。

雁引路中国藏敖基地旁,顺小路一直向东到杜陵文管所。二代秦王朱尚炳的陵前石刻就在里面,

雁引路向南,不远处路西就看到一代秦愍王朱樉墓了。雁引路继续向南,到去大兆乡庞留村(途中1公里处右

手经过去康王村的岔路口,有指示牌)。在快到庞留村的时候右手有一条乡间水泥路,进此路,第六代秦惠王朱公锡的陵前石刻就在村子边。庞留村秦惠王朱公锡的陵墓前还有两座碑尚存,碑额篆书大明宗室秦惠王神道碑,神道两旁有大型石雕16件。顺原路返回到去康王村的岔路口,顺路2公里。村东北就看到第五代秦康王的陵前石刻。石刻的尽头是已经断为3断的石碑,藏在树丛中。

这两年这边开发很快,航天城等项目再加一些圈地,好多破坏严重,据说明十三王陵要全面开发,好在现在还不要票,原始原味比较浓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长陵
后一篇:汉安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