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桐原创微语录【2019-1B】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微博片语 |
知识积累型的阅读不可或缺,却不能停留于此。应将阅读内化为生活的有机部分,是生命得以充盈、愉悦的重要源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存在形态。
2019-01-19
我作旧体诗始于高中,大学时写过一些新诗,此后断断续续,不成习惯。2012年开始每月一首格律,2015年又重拣新诗。一次偶然机会与人聊诗,遂打算留一个集子。因不想写太多,便实行按月“定额制”。为求得新旧体数量均衡,近3年弃格律而作新诗,对我也算是“冒险”。相对而言,新诗的分寸较难把握,甚至缺少公认的标准。于是,井底之蛙式地自我建构一种尺度:重素净、求节奏,以致“逆潮流”地降门槛。本次结集后,也许10年内不再写诗——因为大体已抵达自己能抵达的,便不宜武大郎般“重复烙饼”。在《自序》中谈点陋见,供诸友哂之。
2019-01-18
查尔斯•史考伯说:“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若缺了这份热忱,那只有靠天份。但天份是靠不住的,既不见得真有,即使有又不见得真能被挖掘——不论自我挖掘,或者被他人挖掘。而热忱意味着一种黏性,将极大降低过程中的痛苦与无聊程度,人因而变得会吃苦,就像四川人会吃辣那般。于是,成功便比常人有了较大概率。
2019-01-15
人们念叨曾经的岁月,并非因为那个年代就好,而是怀念往昔的自己。
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