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答案2020写总结别期待下级上报

标签:
张洪泉 |
分类: 如是我说 |
作者:张洪泉
2021年的脚步渐行渐近,有相当一部分朋友、读者、粉丝给我抱怨,几乎所有的上级都给要总结,不同门类内容的。有时候,不到下班时间不要,弄得几乎天天加班。问我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听了,呵呵呵一笑。其实写总结不是年底才开始准备的,专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一般都从日常工作中搜集总结线索,几乎从一年的开始,就注意搜集每个方面的信息,而且放在专门的文件夹里,根据需要分门别类。需要时候,直接拿出来,根据需要,整合,一般来说,就是一篇简单的上级需要的小稿子。
大家看我写评论比较拿手,其实,在我辞职前的20年里,我一直从事单位文字工作,写新闻、写总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原来东昌集团的付洪泽主任、赵杰总经理、物资集团的江海总,都是我的老师,这三个人都是其本行业的笔杆子。跟着付主任,我学会了写新闻给报社投稿,参加论文评比;跟着赵总学会了写总结的三段论,后来屡试不爽;跟着江总,明白了写稿子需要有条线意识。
我大学毕业后一年,在车间实习结束后,就到了聊城拖拉机厂党委办公室,跟着付主任学习宣传。那时候,电脑初兴,好像单位就打字室有一台,徐大姐专门处理文件事宜。付主任有一个习惯,单位只要有一个事情发生,他就拿起笔来,记录到一个小本子上,写总结的时候就整理下来。到年底总结时候,用起来更方便。直到有一天,付主任专门给我讲,我才明白了,原来大家做事其实都有准备,脑子里平素都有积累。
当时,我给赵总当秘书,平时负责开会记录、写个小新闻、接个电话、传达个信儿什么的,平时也经常接受文字该如何处置方面的教育。一次,他给我说,付主任是个文字高手,他没有参加过总经理办公会,但每次写文章,说的都是会议上的精神。从这以后,我更加认真、主动和付主任交流,学习文字处理知识,提升自己。
时代变了,以前写总结,是谁掌握了素材,谁就能写好。现在也是,但当前社会,是一个互联网大传播时代,几乎单位所有的信息,互联网上都能看到,都能查到。某某到单位检查了、视察了、考察了,谁谁获了一个什么称号了,这个那个出了一个什么事儿,王五赵六又提升了,内容繁杂,或都是总结需要的素材。只要需要写总结,浏览一下单位的新媒体平台,或者百度一下关键词,分分钟都能查到,然后再根据需要整理就是了。
其实,无论写新闻,还是写总结,都需要做到“四个必需”,首先是国家的大政方针的指向,其次是省市级职能部门的要求,三是地方单位的特色,四是一把手的真实意图。尤其是一把手的真实意图,这是在文字处理过程中必需要注意的,答非所问、南辕北辙,都十分没意思。尽管很多事情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或一个家庭,不认真领悟一把手的意图,其实都是没有做到位。
文字的功夫在文字外。写东西厚积薄发,其实是对脑子里那根弦的一个考试,到底能得多少分,那就要瞧读者,看上级、平级和下级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