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本土化是地方春晚常青之基
(2012-01-17 22:28:51)
标签:
电视台聊城春晚张洪泉杂谈 |
分类: 如是我说 |
“龙腾盛世水城春”2012聊城市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录制。2012龙年聊城春晚以“龙腾盛世水城春”为题,分为龙腾盛世、古韵新风、青春律动、祝福水城四个板块,共汇集了歌曲、舞蹈、说唱、戏曲、杂技、器乐、相声七种艺术门类的十八个精彩节目。(1月16日聊城电视台)
临近春节,各地的春望让人期待,观看聊城电视台春晚的录制过程,从现场观众态度看,那些反映本地情况、本地人演的节目掌声最激烈,本土化显然是地方春晚常青之基。
在节目的选择上,地方台如果与央视攀比,在邀请全国大明星上下力气,无论怎么邀请,明星阵容也难超越央视春晚,节目档次也不会达到央视春晚水平。但是,如果在节目设计上侧重本土化,将本土传统艺术与现代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再赋予民族文化以时代特征,这样必能保持地方春晚的优势。
本土化的原创作品让地方春晚绽放出勃勃生机。内容新、贴近观众生活的大量原创作品,在歌舞类、语言类节目中,都能显示出地方经济发展、民众和谐的生活、取得的重大成绩,以节目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耳目一新。另外,编排上特别穿插了世界各地的聊城人、国际友人、明星大腕向聊城人民拜年的环节,浓浓的亲情乡情烘托出温馨的过年气氛。身在外地的家乡人通过电视拜年的方式,也展示了地方人才辈出,更有给家乡汇报成绩的感觉。
因为地方春晚的观众主要是本土人士,地方人演地方节目,会让观众产生较强的共鸣。在演出中适当引入部分本地新演员、草根明星,和国内大腕同台,令观众为之欢呼。一些反应当地民俗、民众生活的节目,在一些小事件中表现大题材,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
本土化让地方春晚精彩纷呈。以聊城电视台的春晚为例,龙年春晚第一次运用船做道具,突出了水城特色。“流星雨”、立体彩屏、声光电立体组合带给观众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从现场观众的掌声方向来看,本地人演的反应地方生活的节目,在自娱自乐中更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整场晚会串词语言优美、流畅,大气磅礴,表述准确全面到位,既富有音韵美感,具有较强的文体色彩,又赋予春晚以喜庆、热烈、形神兼备、彰显时尚、弘扬传统文化的新人文精神。语言简练中见高雅,朴素中有华丽,于生动中求口语化和轻松活泼,于庄谨中现简洁幽默。从节点看,体现出语言旁征博引、才思敏捷、对顺自然的特点;从语言内容看,又立体化地展示了聊城的地域文化、节庆风土民俗、人文风尚;同时,串词语言也以文学性的风格表达了弘扬主旋律、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发新干劲的主题,将政治性、文学性、艺术性和生活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不失为春晚文化盛宴上的经典佳肴。
一言之,以本土化为特点的地方春晚,无论是在互动性、渗透性、还是在传承性上,都体现了完美的文化传播功能,更让民众喜欢。民众喜欢的就是有生命力的,期待更多的地方春晚能为广大民众喜欢,也祝愿地方春晚能在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张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