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阿婆躲采访”,媒体该反思

标签:
辞职陈贤妹聊城张洪泉鏉傝皥 |
分类: 如是我说 |
2011年12月28日 02:30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有媒体报道,“小悦悦事件”后,救人阿婆陈贤妹在收获各种荣誉时,她的生活也被蜂拥而至的媒体严重干扰,导致陈被原来的雇主辞工。昨晚,陈贤妹的儿媳陈洁琼表示,陈贤妹并非被雇主辞退,而是为了躲避媒体才主动回到清远阳山老家,避免给雇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12月27日《广州日报》)
无意间救助了“18路人见死不救”的小悦悦,成了“英雄”,除了奖金,陈贤妹还得到了众多荣誉,不断被媒体追访。如今所谓的“救人阿婆被辞退”已被证明是子虚乌有,一些媒体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其实早在“被辞退”传言出来之前,就曾经有报道提到:陈贤妹的儿媳陈洁琼表示,早在小悦悦去世后几天,陈贤妹便离开广佛五金城的出租屋,回到清远阳山县老家。“过来采访的记者太多了,我妈实在承受不了。为了找到我妈,很多记者都到我妈做饭的地方,还有我们的出租屋去。我妈回家的另一层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对房东和雇主的不必要影响。”现在看来,导致陈贤妹失去工作的,正是一些对陈贤妹紧追不舍的媒体,真是情何以堪啊。
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救助行为,却被一些媒体上升到道德英雄的高度,一而再再而三地采访,甚至不顾对当事人的影响,这本身就是有违媒体职业道德的。更重要的是,陈贤妹救人虽然的确衬托出了“18人见死不救”的冷漠,但说来说去,陈贤妹抱起小悦悦,仍然只是一个普通人再普通不过的善举——任何一个心有良知的普通人,都不会对一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视而不见。媒体不断追访,不断给陈贤妹发这个奖那个奖,不但影响了陈贤妹一家的正常生活,而且将陈贤妹上升到了道德高标的地步,让一次普通的善成为人们触摸不到的高点,这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感提升,没有任何益处。
救人阿婆陈贤妹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荣誉和采访,她只是做了一件最普通的善事,这种善行不能被忽视,也不需要被放大,媒体和舆论应该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如有这种平常心,陈贤妹就不会被戴上各种帽子,她的生活,也不会被影响到如此地步。(张洪泉)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