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每天捐一元尴尬在哪里
(2011-09-14 19:59:01)
标签:
强制募捐长沙聊城张洪泉慈善杂谈 |
分类: 如是我说 |
北京晨报(9月1日)消息:作为长沙县一所乡村公办学校的教师,张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但从去年开始,每个月都莫名少了几十元,一打听才知道,都由学校统一收去参加捐款了。据了解原来他们都被参加了民政局下文的“一天一元捐”活动。
慈心捐助,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赞助,彰显社会公德。民政局下文号召全面捐助,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硬从民众工资里强制募捐,让大家被参加募捐活动,其动机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仔细探究,细节就更让一些人尴尬。
实事求是的讲,教师确实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其承担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但这并不能就说老师就是唐僧肉,谁想吃一口就吃一口,想强制捐一下就捐一下的。现在社会上政治任务太多,基本上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可以下文,都能说出一千个、一万个正当理由让老师乖乖的掏腰包。从这个角度上说老师是弱势群体,一点都不过分。
即便是真需要老师募捐,也不适合一刀切。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非常富裕,他们上有老需要孝,下有子女需要养,还有这样那样的费用需要交纳,很多老师本来就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就像长沙这个张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一年你强制扣他400元,也许一年之中就可能有一个月全家要喝西北风。
全县“一天一元捐”,本身就有其不合理性。乡村教师每个月几百元,你强行扣留他们一元;政府官员一个月几千甚至更多,你也让他交纳一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真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募捐,那么就按工资比例扣留。局长以上到县长书记等领导要逐个递增,要比一般群众高2-3倍,毕竟我们领导的素质一定会比群众高,否则他们也做不了领导。毕竟考验我们领导的时候到了,领导们这会总不能把自己混同一般群众吧?
卢美美事件暴露了慈善机构把慈善款项的10%提成出来,作为募捐经费,而且这是符合有关规定的。长沙县312万就要提出31.2万元,这部分钱用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才是影响某些部门强制扣除别人工资的动力。没利谁起五更?真正让人尴尬的地方恰好是在这里。
慈心捐助,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赞助,彰显社会公德。民政局下文号召全面捐助,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硬从民众工资里强制募捐,让大家被参加募捐活动,其动机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仔细探究,细节就更让一些人尴尬。
实事求是的讲,教师确实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其承担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但这并不能就说老师就是唐僧肉,谁想吃一口就吃一口,想强制捐一下就捐一下的。现在社会上政治任务太多,基本上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可以下文,都能说出一千个、一万个正当理由让老师乖乖的掏腰包。从这个角度上说老师是弱势群体,一点都不过分。
即便是真需要老师募捐,也不适合一刀切。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非常富裕,他们上有老需要孝,下有子女需要养,还有这样那样的费用需要交纳,很多老师本来就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就像长沙这个张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一年你强制扣他400元,也许一年之中就可能有一个月全家要喝西北风。
全县“一天一元捐”,本身就有其不合理性。乡村教师每个月几百元,你强行扣留他们一元;政府官员一个月几千甚至更多,你也让他交纳一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真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募捐,那么就按工资比例扣留。局长以上到县长书记等领导要逐个递增,要比一般群众高2-3倍,毕竟我们领导的素质一定会比群众高,否则他们也做不了领导。毕竟考验我们领导的时候到了,领导们这会总不能把自己混同一般群众吧?
卢美美事件暴露了慈善机构把慈善款项的10%提成出来,作为募捐经费,而且这是符合有关规定的。长沙县312万就要提出31.2万元,这部分钱用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才是影响某些部门强制扣除别人工资的动力。没利谁起五更?真正让人尴尬的地方恰好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