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聊城新闻网消息:聊城市妇幼保健院面向全社会征集
“孕妇徽章”,其目的是为让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孕妇”这个群体。看了这消息后,感觉这个创意整体不错,如果真能推广,对聊城城市文明或许有所提升。但笔者还有三个问题,不得不问。
一是孕妇徽章在聊城有使用的环境吗?一个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是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他的接受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生活、工作的环境关系非常密切。近年来,聊城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市民教育程度也大幅度提升,再加上聊城本来就民生淳朴,目前在聊城的公交车上,见到老人、孕妇、病人等特殊人群,人人都抢着让座。其实,让座是发自一个内心的一种善举,也绝对不是仅靠一枚小小的徽章能拉动的。如果一个城市的文明沦落到靠一个徽章来提醒,这个城市的文明也不叫文明了。
二是孕妇徽章对那些不能得到徽章的孕妇公平吗?一个善举的推行要考虑社会的公平性,如果孕妇徽章能在聊城社会迅速推广开,并得到了大多数人士的认可,这样就会养成大家看到孕妇徽章就站起来让座的大好局面,孕妇徽章也将成为大家识别孕妇的一个主要方式,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孕妇徽章能一个不落的发到每个怀孕妇女的手中吗?答案是否定的。外地来聊城的孕妇,乡下来聊城的孕妇,还有那些没有领到的徽章的孕妇,在全市都看孕妇徽章行事的大形势下,她们可能因没徽章失去被让座的机会。这显然对那些没有领到孕妇徽章的孕妇,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时也不利于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据资料介绍,搞徽章比较早的长沙,一共也不过发放了20000个,根本不能满足全部孕妇的需要。
三是是不是徽章是免费赠送还是一种经营?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孕妇徽章在聊城不是首创
,在一些城市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了有条件领取的孕妇徽章的现象。安徽合肥一位朋友去去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领“孕妇徽章”。接待我们护士竟说:要领取“孕妇徽章”,必须得预约在我们妇幼保健院分娩,而且还要听健康讲座。这样说来,即便是免费送徽章,最终也要从孩子的接生费用里出这部分钱,天下还是没有免费晚餐的。如果聊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孕妇徽章就没大意义了。
实事求是的说,基于我们国家的医疗体制,农村和城镇孕妇享受的医疗服务是不对等的,关注孕妇的方式也应该多种多样的。如果市妇幼保健院真想为孕妇办点实事,还不如拿出一部分钱,关心一下农村困难家庭的孕妇,那可能更实际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