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为口饭 让他三尺又何妨

(2011-07-27 16:41:56)
标签:

杂谈

张洪泉

聊城

城管

安顺

分类: 如是我说

    中国日报网消息:7月26日下午,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一名摊贩在当地商品市场外意外死亡。事件随后引发数千名当地群众上街聚集,据了解,13时43分左右,一摊贩在西秀区南华路小商品市场门口死亡,引发周围群众聚集围观,“事件发生前西秀区城管在该路段开展工作”。

    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众多的遗憾。尽管这个人只有一条腿,但他还是靠卖水果坚强的活着,没有沦落到向别人、向社会伸手。但现在,他的生存权力还是被人剥夺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竟然没了他的立足之地。看着那位安装有假肢(下肢)躺在马路边的一个井盖上的男子,我们不禁要问:为了这个社会的和谐,让他三尺又何妨?

    城市的意思有两部分:城和市,城的防御功能等与市的买卖交换功能。从西周开始,城与市在逐渐有机地融合以后所表现出来的集合性特点与综合性功能日益显现,从而最终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乡村的独特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被人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在被成为文明的时期,自由贸易发展迅速,国力昌盛,但那时候却没有城管。看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能发现当时首都车水马龙,市民买卖十分的随意,也很和谐。与我们同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和我国一样是人口众多,但现在还没有城管,路边可以随意买卖,第三产业非常繁荣,方便民众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

    如果没有了商业,城市就不叫城市了,只能叫城。而小商贩却是城市商业的一部分,是城市大商店、购物中心的一个有机补充。没有谁跑上5、6里地去大型购物中心,专门去买馒头的。小商贩就居民小区卖点菜、馒头、水果什么的,的确方便了群众。如果没有购买小贩的商品,小商贩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会自觉的撤离这个城市。实事求是的说,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初期,小商贩还是要适当保留的。何况现在我国还有很多的下岗工人,你不让他们当小贩,那你能给他们安排工作吗?既没工作,又不让做小贩,他们不就失去了生活依靠,不就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了吗?

    社会要和谐,小贩要生存。既然政府安置不了小贩的生活,小贩又有存在的要求,我们在管理城市上是不是该转变一下思维,变“堵”为“导”。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在一些路段的路边划出经商线,给小贩留三尺长的地方卖东西,制定出相关的规定,比如“门前三包”什么的,让小贩在圈定的范围内,按规定经营,这样做难道还会出现商贩流血事件?这是一个城市主要领导对和谐看法和做法的问题。

    事实求实的讲,在如何和谐的管理城市上,大城市应向小城市学习。现在有很多小城镇,集市自由贸易还是地方物品交流的主要方式,没有养活相当一批城管来驱赶小商贩,而这些城市也很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