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叔

(2010-08-06 22:13:59)
标签:

张洪泉

典故

文化

茌平

聊城

张永生

校园

分类: 人在旅途
    晚上和人一切吃饭,席间一个青年听说我是茌平菜屯的,问我认识张永生老师吗?我一愣,对方以为我不知道,露出有些好笑的样子:“菜屯人怎么不知道张老师呢?”我赶忙说:“认识,认识,我和他是一个村子的。”那青年一听表情突然好象崇敬起来:“你和张老师是一个村子的啊,在茌平教育届流传一句话,你知道吗?”我摇了摇头。青年很郑重的说:“语文不识张永生,纵教十年也无功。”我愕然,没想到五叔居然在茌平这样有名气。

    知道叔叔在茌平有一定的威望是从我一个小师弟那里知道的。小师弟师范中文系毕业后,回茌平教书,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示范课,回来后给朋友说那个张永生老师讲的如何的生动,身受教育,不仅学到了书面的知识,更学到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讲课才是素质教育什么的。后来,朋友告诉他,这个张老师就是洪泉师兄的五叔叔。小师弟于是把感慨又给我更加绚烂地说了一翻。

    兆群是我高中加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到实验中学,负责政教工作。有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他告诉说,在实验中学老师是用签到考勤。很多老师迟到了,见周围没人,就偷偷的签上到。张老师却不这样,尽管他基本不迟到,即便偶尔迟到次,他自己也在考勤本上签上迟到。再加上课教的好,张老师无论在校领导,还是老师中,威信非常高的。

    记得还是2000年后的一年暑假,有个茌平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茌平有个补习班,据招生人员说这个班是张永生老师办的,结果两天就招了100多个小孩。同学的一个朋友孩子知道消息的时候,这个补习班人招满了。打电话的意思是让我给五叔通融一下,叫孩子去上补习班。当五叔接到电话时候感觉很差异:“这个暑假我准备一直在老家陪你爷爷奶奶,没有办班啊。”我当时听了很生气,说我找人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五叔听了哈哈大笑:“不用问了,他们也是想借我的名义多招几个学生,都不容易,算了。”

    君子不器,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想起了五叔的一些故事,突然间,我明白了这话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话掌故
后一篇:非常鄙视腾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