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2013-02-18 21:42:03)
标签:

文化

寺院

世界遗产

老挝

旅行

分类: 亲历

我是在一个清晨到达琅勃拉邦的,前一天晚上我从万象搭上夜班大巴车,仅仅30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山路崎岖,路况也不甚理想,车竟走了10多个小时才到达琅勃拉邦。下了车,我赶忙去售票处去询问有无两天后从琅勃拉邦开出前往昆明的大巴车票,最开始,售票员告诉了我一个难以接受的答案:21415号的车票已经全部卖完了,只有16号才有余票,这就意味着我很可能无法按时到达昆明,无法按时回到单位工作。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我向一旁的一个中国男孩求助,男孩建议我去马路对面客车停靠点的办公室问问。于是我便过去,向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立马打电话帮我询问情况,过了几分钟,一位会讲中文的工作人员让我下午2点再过来看看,看着他们对我这个普通旅行者善意而非在国内常见的冷漠的表情,我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便跟他们告别,暂时离开了。


之所以费尽周折甚至冒着无法按时赶回国的窘境也要来到琅勃拉邦,正因为这里有着对旅行者来讲无穷的魅力。珍珠颜色般的鸡蛋花香飘四野,树木丛生的两岸花色艳丽如火,几百僧人和沙弥身披赭黄色僧袍悠游行走,金檐红顶的寺庙灿烂辉煌。紧随其后的是香气扑鼻的新鲜咖啡、河上活动、农产品市场、辛辣美食。然后更加广阔的美丽风景画面开始展现眼前。海拔高度700米以上的琅勃拉邦地处南康河与湄公河的交汇处,有着金光闪耀的寺庙檐顶、日渐残损的法国殖民建筑,以及多民族的人情风俗。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琅勃拉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车站出来,我搭乘三轮摩托车到达市区,这时游人已经是熙熙攘攘布满大街小巷了,可是我此时尚无心参观,首要任务是去找一家旅馆安顿好自己,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在一家深藏在小巷中的寺院旁的一个小院里找到一间客房,而后来我才知道,那座寺院正是供奉有琅勃拉邦镇城之宝——勃拉邦金佛的玛诺隆寺。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找好了栖身之所,我稍作休息,起身前往距离老城区稍远的塔銮寺。我不清楚“塔銮”这个词汇在老挝语中是什么意思,但在万象和琅勃拉邦都见到了名为“塔銮”的建筑。在塔銮寺内,我坐在一座佛塔下的石阶上休息,一位沙弥冲我走来,对我用中文说早上好,我赶忙也向他问好,随后与他攀谈起来,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我“你贵姓”,我也故意降慢语调告诉他“免贵姓杨”。他接着说:“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叫西蒙,出生在琅南塔,在那边长大……”我看着他那质朴的神情,再一想到他僧侣的身份,实在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感动。西蒙告诉我,他很想去中国,我告诉他,可以来我生活的藏地,那里人人信佛,人人尊敬僧侣,他听后非常高兴。过了不久,远处的小沙弥叫他去吃饭,他只得与我告别,我赶忙请另外一位沙弥帮忙,与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僧人合影留念。在以僧侣为标志和荣耀的琅勃拉邦与这里真正的出家人促膝交谈,真是一场奇妙又极其可贵的经历。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随后我去寻找远处的帕巴代寺,在地图上所指的地点,我只看到一座紧闭的大门,里面似乎塑有老挝国家领导人的半身像,我无法确定此处就是帕巴代寺,试着询问周围的当地人,也无法得到确切地回答,只得转身离开。正值中午,于是我便提前前往大巴车站,想用诚意来打动工作人员想办法帮我弄到一张回中国的车票,虽然是步行前往,仍然是不到1点半,也就是比预定时间早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车站的办公室。我向一位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她打电话帮我询问情况,结果出乎我的意料,14号竟然还有一张票!我确认情况后赶紧买下这张票,心情大好的我将刚买的橘子分给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在这间装有空调的房间里坐了一会儿,我带着这张宝贵的车票离开了车站。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由于已经解决了后顾之忧,这天下午我便在旅馆休息,直到6点,我才简化行李,轻装出动,前往老城区看看这里夜色中的景致。

在宽阔的帕玛哈塔寺,我第二次偶遇到了在巴色车站遇到的四川女孩,于是和她结伴前往早已耳闻的琅勃拉邦夜市。这里的夜市专门出售当地的小物件,正可谓是琳琅满目,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挑了几件小东西,我与四川女孩暂别,在朦胧的夜色中穿过古城美丽的小巷,回到了我的住处。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第二天,我5点半醒来,挣扎了一会儿,6点起床,简单洗漱过后,拿起相机,趁着天色还未明,走出了客栈。

早起的原因只有一个,去看琅勃拉邦每天都在进行的久负盛名的传统活动——当地人为路过的僧侣布施。我穿过我居住的那片街区,来到主街道西萨旺冯大街。刚走到这条主街,我便看见一队化缘僧排成一列,朝我这边缓步走来。我赶忙用相机记下了这一瞬间。而远处,我看见更长的一支队伍正在慢慢过来,我又打开录影设备,待这一列更为壮观的僧人过来,将布施的过程全部录了下来。伴随着远处的日出,僧侣们组成的队伍与初日斜照下的古都街道共同组成了一幅古老而又鲜活的画面。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天渐渐亮了起来,我开始往寺院众多的老城走去,缓步踱过这条强烈佛教氛围夹杂旧时殖民风格的西萨旺冯大街。走到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一个街心花园,穿过花园中的绿树鲜花往远处看去,湄公河与南康河的交汇之处的场景已尽收眼底。我顺着临河路往回走,随即来到琅勃拉邦古都最为著名的寺院——香通寺,参观了这里成排的镀金佛像。在这座标志性的寺院里,我有些不出意料般的再次遇到了四川女孩,自然,我们开始结伴而行。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从西边的门走出香通寺,我们参观了其周围的几座寺院,在其中的一座寺院里,我们与坐在树下,正学习英文的小沙弥交谈,颇为有趣。接下来就到了人声鼎沸的旧皇宫,这里仿若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是革命前老挝国王的居住地。其规模当然与北京的故宫不可同日而语,但其风格却也有着非常独特而又引人注目的一面。进入皇宫博物馆内部要脱鞋,而皇宫内部所有房间都是相通的,从一个房间可以走到其他任何一个房间。除了旧时国王的家具陈设,皇宫博物馆内还摆放有各个时期各国赠给老挝国王的礼物,为数不多,却也精致非常。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从皇宫博物馆后门走出,面对的正是当地的早市。走进一看,蔬菜、水果、香料、肉类等一应俱全。早市的街道里,还隐藏着一座庙宇,之内有一位老僧,正在给前来求助的人释疑,旁边不停有人送上供养的食品给这位老僧人。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最不起眼的寺院我们看到了最值得看见的场景。离开早市,我们向浦西山后的的维苏纳拉寺走去。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我们绕过很大一片街区,终于来到了维苏纳拉寺,这里貌若西瓜的佛塔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佛塔对面一座神秘庄重的大殿内人们正在面对着佛像做着祈祷,鸽子和麻雀在地下寻找着食物,仿佛咫尺西天近在眼前。参观完维苏纳拉寺,我们沿老路返回,来到了湄公河与西萨旺冯大街之间的精致漂亮的小道里,这里隐藏着两座美丽的寺院——春孔寺和香芒寺。鲜艳的三角梅开满了庭院,淡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树下有几个小沙弥坐在石凳上说着什么,见有人过来打招呼,便害羞地跑开了。我们随即坐在他们刚才坐过的地方,欣赏着寺院内的景致。虽坐落在闻名遐迩游人如织的旅游城市,但琅勃拉邦的寺院丝毫未被铜臭之气所污染,在这里的任何一座寺院,人们都会被浓浓的宗教气氛感染,不忍离去。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四川女孩说她想买几本书,在接下来前往老挝偏远地方的时候送给当地的孩子们。按照孤独星球的介绍,我们因图索骥找到了有趣的Big Brother Mouse书店。这是一家带有公益性质的书店,专门向游客供应一些适合少儿阅读的书籍,以便许多有爱心的游客购买后转送给当地儿童。四川女孩挑了几本书,有故事书,图画书,还有简单的英文教材。买完书时间尚早,她建议我们去湄公河边坐下喝点啤酒。于是我们往满是旧殖民建筑的临河路走去。在这里,我们选中一家露天酒吧,坐在这里,沐浴在湄公河畔的阳光下,喝着老挝啤酒,非常惬意。从跟她的聊天中,我得知她是一位英文老师,平时喜欢读书和旅行,向往过一种不羁的生活,倒是与我有几分相似。几杯啤酒下肚,一种朦胧的美感浮现在我脑中。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天近黄昏,我们再次起身,一起去登浦西山,观赏湄公河的日落。爬至山顶,从山顶佛塔的后面能源条琅勃拉邦城的全景,而绕到佛塔前面,更能看到远处湄公河与山峦交错的美妙景致。然而来这里看日落的人很多,不一会儿有利地形就被人占满。马上就6点了,太阳迟迟不肯下山,女孩儿因为要赶在6点之前去皇宫博物馆观看传统表演,必须要提前下山了,这时她要留下我的联系方式,之后她也给了我她的电话,这时我才知道她名叫陈红。匆忙的告别过后,愣了一会儿神的我起身夹在人缝中拍了几张不甚理想的落日照片,便也有些悻悻的离开了。

 

【寮国——五彩缤纷】亚太——老挝No.1琅勃拉邦的城镇

 

走下浦西山,天已经黑了下来,我又在夜市中逛了一番,回想起这几天在老挝的旅行,时间不长却经历了很多。当我走出夜市的出口,走回那片我居住的街区,走下客栈的那个小坡的时刻,我心中的失落陡然而起,我就要告别这个美丽的国家了。可我也顺利而又美满地完成了自己给自己定下的任务,参观和游历老挝的两项世界遗产,通过所见所闻和阅读资料,加深对这两处世界遗产的认识,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我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翌日早晨,我离开了世界遗产地——琅勃拉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