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高考状元淡然处之的时代正在到来

(2011-06-24 17:55:13)
标签:

杂谈

央视评论员 杨禹

 

    教育部今年再次重申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其实,教育部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不要炒作高考状元,但是效果似乎不是太明显,媒体依然对报道“状元”乐此不疲。

    现在社会上已逐渐对“状元”看得比较淡定,因为通过越来越多的过去的一些经验和新的情况总结发现,状元其实是有局限性的。只是一次性的比试当中考出来的第一名,属于优秀的学生的范围,但是并不见得是绝对的第一。

   在“状元秀”里成为公众人物的状元,在之后的学习和成长路途当中,承受了这场“状元秀”带来的不必要的巨大的压力。同时,根据一些跟踪调查也发现,在高考状元这个群体,特别是从大学毕业以后的成才率上看,并不比其他的优秀学生人群有特殊之处。

    “状元秀”在很多地方存在着,是因为它背后酝酿着很多巨大的竞争的关系和利益。包括一些中学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生产状元的机会,把自己的竞争向前端推进,一直推进到小升初,甚至能够更早地去选拔最优秀的人才,以便产生出更多的状元。

    这样的竞争,实际上异化了整个基础教育,并一直延伸到高考招生环节。这里边的竞争环境,是一个不健康的环境。而且仍然有一些力量,在为“状元秀”推波助澜。

    这个力量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具体的中学。这些中学乐于把自己生产出来的状元摆到公众面前,把状元当成了自己学校的广告。再有,是一些媒体,也仍然在按照自己的习惯思维,在完成自己的“状元秀”式的报道。媒体对状元秀的这样的夸大,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来怎么看待状元。

    那么对“炒状元”的现象,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逐渐遏制的呢?

    需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

    第一,教育部门对不要“炒状元”已经提出了要求,但是不要把这种“要求”慢慢的退为一种“呼吁”。有些媒体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第一时间获得状元的信息,这是为什么?教育主管部门,每一级都要好找一找自身管理上的原因。

    第二个,希望今年清华北大做出的一个积极的改变,能够起到示范的效果。今年清华负责招生的有关方面人士已经宣布,清华不再公布到底招了多少状元,北大也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这两个学校如果今年真的能够做到,彼此之间也不再进行比拼,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风向标,能够一定程度上遏制“状元秀”的继续上演。

    第三,对高考报道的所有媒体,要把新闻报道也变成一种良好的、健康的教育观念,变成向公众进行引导的一个平台。媒体需要完成一些信息透明的工作,但是信息透明不等于信息轰炸。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地报道高考状元的力度、分寸上,体现着媒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原节目视频http://news.cntv.cn/china/20110624/10974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