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五,华盛顿灯火通明,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场预算大战。现在“关门”危机虽然化解了,但是代价很大,两党都承担不起,所以为什么最后一分钟达成了妥协。
我这里首先想介绍一下美国的预算程序,1977年美国有一个预算改革法案通过,当时对预算的提出有三个核心概念:第一,预算的提出,主要是说美国这个预算“大蛋糕”应该先由白宫负责的有一个叫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来决定这个“蛋糕”怎么划分。第二,就是“钱袋”的权利怎么去“切蛋糕”的时候呢,由国会掌握的“钱袋”权利的国会呢,来进行实际操作,这个时候国会就不光“用刀子”,有人说是“预算战斧”,对这个预算进行各种各样的修理和削减,通过听政,通过各种方式来削减政府的预算。第三,它有一个预算的审核和拨款的过程,也就是说把这个用简单的红灯、绿灯、黄灯,如果是执行得好,那么就继续拨款,这样三个程序下来以后,美国人标榜这是对纳税人负责的理念,进行具体执行。
通过这最后一分钟化解美国政府避免了“关门”的危险。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政府关门,它可以造成美国社会的震荡,第一个是联邦公务员会非常不满意,大概有80万人暂时回家休假,放长假。那么第二个就是说,因为很多联邦机关要关闭,海关、消防等等,包括4月15号是美国纳税人纳税填表的最后一天,那么这个时候呢,很多老百姓就会觉得非常不方便。有人说克林顿在95、96年那个时期,他因为关政府的时候,有20万份护照没有得到审批。
还有一个你可以看到,很多公众的生活,因为公务员关闭了,因为博物馆关闭了,这在美国老百姓当中也会造成很大的震荡。那么我们想从战略上考虑,对两党可能关门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因为对民主党来说,奥巴马的个人品牌,就会觉得他很窝囊,怎么连这个政府都运行不下去,经济的执行,计划的执行也会大打折扣。
对于共和党来说,同样它也会有很大的代价,因为很害怕重蹈95、96年关门以后,共和党反而受到民众的指责,当时共和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多尔,反而败给了克林顿,因为60%-70%的老百姓都抱怨共和党。
所以从这件事情上,我们有两个疑问在里面,第一个就是说,大家觉得争议很大的,所谓的计划生育项目,其实也不过是十亿、二十亿美元这样的不多的开支,但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项目,都达不成这个最后的妥协呢?说明它的效率在那里,这是大家的第一个疑问。
第二个疑问呢就是美国的国债越来越多,那么这样一个举债经营的政府,今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或者多长时间维持自己的强权,这也是留下的另外一个疑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