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体收入水平收入分配重阳节东方时空杂谈 |
今天是重阳节,想了想等我老了以后会担心什么,我害怕三件事。
第一个,到了老的时候,手里的钱不够。
第二个,等老了还有精力的时候没有事情做,闲着。
第三个,到自己的晚年的时候,如果身体不允许了,那个时候没有依靠,没有人照顾。
这三个担心我想也是很多老年人、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开始产生的担心。大家除了期待老有所养,还期待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这也正是老龄化的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三个地方:我们需要自己手里有足够多的养老的钱;我们也需要在精力比较充分的时候,让我们比较心情愉快的有事情做,忙忙碌碌的生活,能够让我们更长时间的保持身体的活力;最后一个阶段,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免除,我们都需要有人来照顾,到那个时候谁来照顾我们呢?
今天中午,我刚刚参加一对年轻人非常感人的婚礼,无论是娶媳妇的还是嫁闺女的,双方的四位老人,在婚礼上的讲话里,我看核心的意思五个字:“常回家看看”。虽然子女常回家看看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今后我想不可能单靠子女来解决这些问题,还要靠我们整个社会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好更多的准备。
如何解决老龄化的难题,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我想核心的事情两方面。第一个,在我们大家现在非常关注的收入分配的改革当中,我们还要考虑“代际差距”。
我们现在一考虑收入分配的改革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横向的差距,比如说东部地区跟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水平有差距,比如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的文化阶层之间,收入水平可能会有差距,这都是横向的差距。其实我们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一种所谓“代际差距”,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爷爷辈,他们挣的钱到他们退休之后,再增长的可能空间并不是很大,只是缓慢增长,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当中,我们在职的中年人、年轻人,我们的收入水平是快速增长,这样相对来说,我们父辈的收入,他们在老龄阶段的收入水平是在逐步的相对下降,这样的代际不公平、代际的差距,需要我们在收入分配的体制改革当中也考虑进来,做出更多相关的设计。
作者:央视评论员杨禹(2010年10月16日 重阳节 东方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