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王志安
昨天我也被堵在了路上,如果要问我关于堵车的感受的话,我就觉得一句话,北京目前的交通已经经受不起一根稻草的压力。昨天晚上下班之后原本是想跟自己同事一起去吃饭,但是从单位出发,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没有开出去两公里,最后没有办法就把车放在路边,在旁边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吃饭。
晚上回家之后我一打开电脑,一看微博上全都是大家在抱怨堵车的各种各样的贴子。有一个网友说,今天如果要是不讨论堵车,你都显得不主流;如果今天你没有被堵上路上,作为一个北京的市民都不圆满。很多人昨天晚上最长的堵车记录有长达5个小时的。有人说这是北京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堵车,其实这位网友不知道,2001年的时候我们发生过的一次大堵车,最长的记录有的人晚上6点钟出发到早上5点钟才开车到家,这一次还没有打破历史记录。
关于这次堵车的原因,刚才片子里咱们的记者也都说得非常清楚了,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北京市机动车跟道路之间的冲突,现在北京市的机动车差不多有460万辆,而每天差不多还要增加2100辆。在道路上汽车承载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个交通事故就可以导致一条环线瘫痪,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已经到了必须要考虑构建一个如何畅通的交通政策的时候了。
而说到底北京市现在的交通爆堵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道路使用是免费的,所以说将来制定拥堵的一个方向也非常清晰,就是如何把这样一个免费使用改为有偿使用。经济学上有一个规律叫做公地悲剧。就是当一个地谁都可以在上面放羊的时候,最后导致的一定是牧草荒芜,羊群饿死。所以,北京市根治交通拥堵的方法,就是要把道路从谁都可以使用的公地,变成谁使用谁付费的支付。
现在北京市的交通,基本上陷入了“公地悲剧”的境地,因为现在买一辆车对很多市民来说负担并不重,但是这个车,只要有一辆车就可以开车到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使用的排他性,所以说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类似于像北京这样的一个阶段,比如说伦敦、东京,东京一共有700万辆机动车,但是很少有人开车自己上下班,就是因为进入到主城区是要收费的。伦敦过去也非常堵,但是自从每一辆车开进城市的核心区,收8磅的这样一个拥堵费之后,现在的交通状况也大大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们的改革方向恐怕
也是这样的,必须要把免费使用的道路,逐渐改为有偿使用。另外现在随着EGC技术的一个推广和普及,现在确定了计量每辆车使用道路的时间和长度也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必定是一个方
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