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品价格控制事关医改成败

(2010-06-19 00:15:15)
标签:

药品涨价

发改委

医改

杂谈

 

    

 作者:王志安

 

    进入到《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之后,应该说订单有保障了,销量有保障了,就应该把价格保持平抑,或者说就算不降价也不应该涨价。但是现在看有很多地方把进入此目录的药品涨了价。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药品的价格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它将事关整个医改的成败。

药品价格控制事关医改成败

在医改之后,药价主要的负担,不是由我们每个消费者承担了,大头由政府或者保险公司来承担了。从全国范围来看,一般来说我们个人负担的比例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一般的消费者对于药品的价格就不像过去那么敏感了。这样政府和保险公司同样面临一个控制成本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就制定了一个基本药物保险的目录,什么样的药品可以进入这样一个目录呢?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个,它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的常见病种。第二个,跟同类药相比,它必须相对来说价钱便宜。比如同样治感冒,50块钱也可以治,500块钱也可以治,基本药品目录这中间的价格要求是比较便宜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制度来控制整个医保体系的成本。因为这个成本一旦不可控,当社会的成本负担不了医保的成本的时候,医保必然失败。所以说这个各地药品涨价的信息透露出来是非常令人担心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解决?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的经验。一般来说,国外的药品进入到医保的药品目录里之后,政府是不定价的,他只是跟药品的企业谈一个折扣价,比如说8折或者8.5折,我按照这个价格来采购。在市场上该卖多少钱还是卖多少钱。但这个方式对于中国来说可不可行呢?我觉得可能还值得探讨。因为中国很多的药品,实际上不同的厂家和企业的药品名进入到目录里面,如果单纯用市场的折扣价来讲,他可能也会在市场上先涨价再卖给政府。所以现在发改委对进入医保的药品目录的药品进行定价,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个合理性操作起来现在看来是特别的困难,因为要想搞清楚一个药品价格的真实成本,就必须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非常清晰,这个确实在技术上实现起来难度非常非常大。

    我想通过这次的新闻报道,人保部和发改委之间的联动机制有可能会建立起来,打时间差的这个方式恐怕是能够解决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控制整个医保的药品的核算成本,恐怕还是需要通过一些按病种付费这样一种创新机制来实现,我觉得这个方式可能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