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蔬菜和钢铁一样也需要结构调整

(2010-05-14 18:30:05)
标签:

大蒜

辣椒

绿豆

发改委

价格

上涨

调整

杂谈

央视评论员 杨禹

 

敏感型价格波动需要调控者更敏感

 

  大蒜、绿豆、辣椒,都不当饭吃,可似乎谁家都缺不了。还有蔬菜,还有三七这样的中药材,最近都出现了价格波动。这些东西在物价部门的单子上是怎么归类的,咱们不知道,但按照新闻人的眼光,它们的价格波动,都可以被归为“敏感型价格波动”一类。

蔬菜和钢铁一样也需要结构调整 

  物以类聚。大蒜的敏感,是因为它产地相对集中,储存期长,有炒作空间。蔬菜的敏感,是因为它的保鲜期相对较短,菜农这边儿几天卖不出去就着急,城里菜市场上一两天缺货大家就上火。三七的敏感,是因为它在产地非常集中和单一,一个地方的自然灾害,就可能影响这个东西的全国价格。

 

  敏感型价格波动,就需要价格调控者更敏感。对这类产品价格信息的采集,要格外及时,舍得花力气安排更精准的价格信息采集点。对它们的价格变动观察期,不妨比其他不太敏感的产品更短一些,别的东西观察个七天、十天的再做判断,这类东西观察个三五天就得赶快拿主意、做价格调节。别的东西可以更多地定一些全国政策,这些敏感型的东西,就得在更有针对性的小范围内做及时的调节。

 

农副产品市场最好少一些“炒货”

 

  最近的这一轮价格波动,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过去我们只听说过吃炒大蒜、炒绿豆、炒辣椒,都挺香的。现在,最时髦的是不在锅里炒了,改在市场这口大锅里炒了。大蒜、绿豆、辣椒的价格波动,跟这一个“炒”字密切相关。三七这样货源渠道单一的中药材,更是炒作的绝佳对象。

 

  眼前的这轮价格波动再次提醒我们,农副产品市场上,最好还是少一些“炒货”。我国曾经在一些地方尝试着建立部分农产品的期货市场。规范的交易值得尝试,但事实证明,不正常的炒作,往往使得这些被炒来炒去的东西,既影响市场物价总水平,又使它们的生产者无所适从,还影响消费者的行为。这样的炒货少一些,大家都省心。

 

农业可以向工业和金融业学很多

蔬菜和钢铁一样也需要结构调整

 

  农副产品出现一些价格波动,其实也是今天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我们毕竟还是希望这样的波动越少越好。除了加强价格监测调节和监督检查,其实我们的农业还可以向工业和金融业学很多。

 

  比如,我刚提到的炒大蒜、炒绿豆、炒辣椒,你看它炒得凶,可炒得再凶,能有金融市场上那些金融衍生品被炒得凶吗。所以,我们要想遏制农副产品领域的炒家,就不妨向金融业取取经。不妨探索一下,能不能对大蒜、辣椒这类产品,增加一些批量交易的门槛,增加批发交易者的交易透明监管制度,增加监督处罚和勒令出场制度,增加对信息公开透明度的基本要求。总之,不见得把所有炒作一棍子打死,但建立严格的制度和透明的市场,把这口锅里的翻炒,遏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再比如,蔬菜的价格,也是经常发生波动的敏感型价格。蔬菜其实和钢铁、水泥、汽车制造一样,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自一二十年前出现了农业产业化浪潮,以及市长“菜篮子”工程,全国涌现出很多大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它担负着向大中城市提供蔬菜供应的重任。这种模式有大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好处,也逐渐出现了运输线路长、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弊端。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开始在自己的近郊建立蔬菜生产基地。那么,原有的基地就要做产品结构的调整,更多地生产那些适合大规模生产、适合远距离运输的蔬菜品种。城市蔬菜市场的管理者也要做产品结构的优化,什么菜从近郊取,什么菜由远处来,都根据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以及天气、路途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判断和调整。

 

  所有这些努力,都和事后的价格调控一样,是我们应对这些敏感型价格波动的有效办法。

 

(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 5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