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学红楼梦贾宝玉蒋玉菡忠顺王 |
对于第三十三回忠顺王府长史官到贾府寻找蒋玉菡一事,刘心武先生把它上升到政治高度,认为是忠顺王府与贾府的政治斗争公开化、白热化,并为以后忠顺王府对贾府进行政治清算埋下伏笔。我则认为刘先生想多了,作了不必要的过度解读。
那个时候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听戏看戏,所以有钱人家都养有戏班。如贾府就养了一个小戏班。第五十回贾母说:“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贾府、薛姨妈家、李纨娘家都养有戏班,忠顺王府自然也有戏班。
家庭戏班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招待客人时演出,二是家人宴庆时演出。忠顺王府公务活动多,招待客人演出也多。琪官蒋玉菡是忠顺王府戏班的当家小旦,演出时找不到琪官之人,忠顺王爷岂不恼火?清代亲王、世子、郡王府中各置长史一人,由朝廷任命,统帅府属官员,总管全府事务。王府长史官对王府戏班负有监管之责,王府当家小旦失踪,王府长史官追查下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蒋玉菡虽为戏子,但是名角,出门应该带有小厮。王府长史官追查琪官的下落,首先会追问王府里平时跟琪官在一起的那些人,其中跟随琪官的小厮首先是被追问的对象。慑于长史官的威权,这些人对琪官与贾宝玉的关系,自然会如实告诉长史官。长史官对贾政说:“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告诉长史官的这些话的,实际上就是平时跟随蒋玉菡的那些人。既然有人说蒋玉菡近日与贾宝玉交往甚厚,蒋玉菡在贾府的可能性最大。即使蒋玉菡不在贾府,让贾宝玉说出蒋玉菡的准确去向,总比自己漫无目标地寻找要有效率。这就是王府长史官去贾府寻找蒋玉菡的原因。
对贾府这样有权势的名门望族,王府长史官对登门要人还是比较谨慎的。长史官说:“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
王爷说:“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忠顺王的意思是叫长史官去贾府把琪官找回来。忠顺王地位比贾府高,身份比贾府尊贵,这个面子贾府还是会给的。
忠顺王爷舍不得琪官离开王府,是因为喜欢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有人说忠顺王舍不得琪官离开王府,是因为琪官乃忠顺王爷的男宠。这种无中生有的造谣,当心蒋玉菡告你一个诽谤罪,更要当心王爷派人割掉你的舌头。一笑。
既然忠顺王喜欢琪官,舍不得琪官离开,长史官就得把琪官找回来。因贾府是有权势的名门望族,不能派一般人去登门索要,为了表示对贾府的尊重,便亲自去贾府寻找。并且特别声明:“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长史官向贾宝玉要人时,贾宝玉抵赖。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其实这条红汗巾当时并没有系在贾宝玉腰里,而是在袭人的空衣箱里。贾宝玉从宴会回来的当天晚上,便将这条红汗巾系到袭人腰里。至次日天明,袭人醒了,只见宝玉笑道:“夜里失了盗也不晓得,你瞧瞧裤子上。”袭人低头一看,只见昨日宝玉系的那条汗巾子系在自己腰里呢,便知是宝玉夜间换了,忙一顿把解下来,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宝玉见他如此,只得委婉解劝了一回。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过后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
红汗巾被袭人放在箱子里,没有系要贾宝玉腰里,为何王府长史官说“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其实长史官当时并没有看见红汗巾系在宝玉腰里,而是在诈宝玉。
蒋玉菡对贾宝玉说:“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能够见到这条红汗巾系在蒋玉菡身上的人不会很多,只有跟随蒋玉菡的小厮和平时跟蒋玉菡在一起玩的人能够见到这条红汗巾系在蒋玉菡身上。这些人见蒋玉菡腰里系的红汗巾不见了,当他们被王府长史官询问时,自然会如实向长史官报告。但红汗巾到底给了谁,其实这些人也不知道。只是由于蒋玉菡与贾宝玉过从甚密,长史官推测他将红汗巾给了贾宝玉而已。
有人认为是薛蟠告的密,主要是因为焙茗对袭人说的一番话。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在这里,焙茗只是推测薛蟠因为吃醋挑唆人在贾政跟前下了火,并没有说挑唆人在忠顺王和王府长史官跟前下了火。至于红汗巾的事,焙茗压根儿不知道,更别说指认薛蟠告密了。
事实上薛蟠也没有见过这条红汗巾。第三十三回蒋玉菡与贾宝玉互相交换汗巾之后,二人方束好,只见一声大叫:“我可拿住了!”只见薛蟠跳了出来,拉着二人道:“放着酒不吃,两个人逃席出来干什么?快拿出来我瞧瞧。”二人都道:“没有什么。”薛蟠那里肯依,还是冯紫英出来才解开了。从这些描写看,薛蟠、冯紫英、云儿都不知道蒋玉菡与贾宝玉交换汗巾的事,更没见过这条红汗巾。一些关于薛蟠泄密的说法,都没有依据。
有人说,第三十四回薛蟠怼薛宝钗时说:“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才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这说明薛蟠是知道红汗巾之事的。
我认为这是误解。薛蟠对薛宝钗说这番话,是在贾宝玉被贾政笞打之后。早在贾宝玉被打之前,忠顺王府长史官已经说出红汗巾之事,当时在场的人也都听到了。按常理,宝玉被打,薛蟠也应该问问原因。薛蟠问宝玉被打的原因,自然会有人告诉他。
有人说,第三十四回薛蟠从外头吃了酒回来,见过母亲,只见宝钗在这里,说了几句闲话,因问:“听见宝兄弟吃了亏,是为什么?”这说明在此之前薛蟠并不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也就是说,薛蟠在回家之前并没有问过别人。言下之意,宝玉将红汗巾给蒋玉菡,不是别人告诉薛蟠的,而是薛蟠自己亲眼所见。
我认为这同样是误解。宝玉被贾政笞打,起因是蒋玉菡之事,其中牵涉到红汗巾。但薛蟠只是听当时在现场的下人们讲。按常理,仅仅为了一个戏子,不会被打得那样重,其中必另有原因。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没有人告诉他,只能回家问薛姨妈了。
(2017年3月25日于襄阳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