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冬第三次回复宋国明先生(原登于龙冬的博客)

(2010-12-05 23:33:01)
标签:

仓央加措情歌

藏文翻译

龙冬

龙冬翻译藏文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随想

龙冬先生把这篇文章从他博客里删除了,我倒觉得还是有保存的价值。我对这一篇文章的回应就是“简评龙冬翻译的仓央嘉措诗歌”。 


龙冬的宏文:


第三次回复宋国明先生:

 

您对我不断的骚扰和诽谤,总结出来,就一句话:我的藏文水平,不能做仓央嘉措的诗歌翻译。

您这是什么道理?事实我已经翻译了,也有发表,又保存着大量翻译过程的文字证据,待您回国后,到藏研中心大院来审查吧(虽然,您的人品还不配,您的学问更不配,但还是来吧)。或者,您现在就可以委托曾经指导和帮助过您的拉先加先生,在任何时间下楼,到我这里敲门审看。您若不找真正懂得藏文的人前来,我只能说您是人品及学术小人。

此外,您的立论非常滑稽,就是把自己的主观假设,当做所谓依据。您在梦中将我设想成一个只懂得字母和音节的人。接着,便轻浮地得出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您把我对仓央嘉措的翻译,强迫地理解成莎士比亚和普希金,故意混淆,貌似具有说服力,您不觉得这样很不科学吗?也许您这判断,是出自您低级的藏语文水平。

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口语化的民歌体,词汇量少,并且句式简单直白、风格统一,这也正是我用它当作练习的原因。包括《萨迦格言》,都是西藏多少年来民间传诵的歌谣、谚语,就连文盲也能念出几首,引用几句,表面并非高深莫测,它们绝非莎士比亚,更不是普希金。至于别的“书面语”藏文,我暂且还真不敢碰,比如仓央嘉措秘传和根敦群培文集。您在“学院”课堂上学了多年的藏语言,想必该懂得藏语言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吧。

我可以明确告诉您,我的汉语语法也不怎么通(嘿嘿,别再当真了),但是,我的文字成果一定远远高过您,并且对您的“文章”完全不屑。如此的跟您比较,只会让被抬高了的您暗自得意。您若连这一点都丧失了掂量,真可谓“白学”了。

至于藏文,我当然不仅仅学了字母和音节。天下唯有您这等“白学”,会认为只懂得字母就可以从事翻译。您也别过于天真和认真,把我的玩笑和幽默当成我的不可饶恕的“罪过”。其实,我觉得您有点蠢笨,所以才针对您说出了“只懂字母,也能翻译”。

您对我学习的课时考察,也不一定准确。再者,事实已在眼前,您的任何“政治正确”般的“课堂语言”,都是苍白的,都是作秀的,如同小儿咿呀学语。因为您始终回避了我的问题,即,能不能对照一下我的译文,从我的译文中得出结论?

您既然是个“语言学者”,可是您却背离着科学精神,一味的同我胡搅蛮缠。您的知名度又不高,“学术成果”就那么一点,我只能认为您别有企图、别有用心,借助于我的仓央嘉措翻译和“打假”,蝇附骥尾,大肆炒作您自己。

遗憾的是,您即便学了那么多年“语言学”,您的专业却并非“文学翻译”,因此,您体会不到文学翻译的艰辛同乐趣。

宋先生,我真心希望您给自己留下一点点馀地,否则会非常尴尬和难堪。您从头至尾以一个“语言学者”的“非学术”主观,质疑我的藏文仓央嘉措翻译的真实。其实,我可以广而告之:这翻译一点都不“难”,最难的恰恰是在汉语的表达和语词的准确领会。

我的仓央嘉措译文单行本,即将出版。欢迎方家以科学的态度和正常人的心态,一同探讨,而非主观臆想和诽谤。

 

宋国明第三次主观“诽谤”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b93740100n8zh.html

我倒是真想问问这位“学院”出来的“语言学者”:翻译仓央嘉措诗歌,要到“学院”里学习几年或几十年藏文?这是最后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