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国明
宋国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02
  • 关注人气:2,0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百击”的意思

(2010-12-07 09:40:46)
标签:

四百击

四百击的典故

四百击的意思

楚浮的四百击

杂谈

分类: 语言文字翻译随笔

“四百击”的意思

 

宋国明

 

大学学法语的时候看过这部名为“四百击”的新浪潮导演楚浮的名片,印象深刻。当时曾就这个奇怪的片名问过教授毕安生(Jacques Picoux)先生,所以知道那是法语里指年轻人做些荒唐愚蠢捣乱恶作剧之类的事,虽不至于伤天害理,但要是被抓住了,还是得进进警察局管训一番才行。

最近不经意在豆瓣网上看到一篇“四百击”的影评,刚看了几眼,不禁大惊失色,作者毫无根据地四百击是法语中的俚语,大概的意思是对待孩子要时常敲打,恨不得打上四百下才能听话。在他们的屁股上狠狠地抽打四百下,这样他们才能走上正道!这真是胡说八道!我不死心,又去百度查了一下,里头居然也有妄人妄语:只要略懂法语,或查查法汉词典,就会明白,四百击原来是法语中一个固定的短语,其意思就是把不听话的孩子打上400下,以便他能变成好孩子。这与中国的黄荆棍下出好人基本上一模一样。这部电影的片名有时也被译为胡作非为,如果说四百击就是挨揍本身,那么,胡作非为就是挨揍的原因了我不知道作者是否略通法语,是否查过法汉词典,不过我的博士论文做的倒是有关法语句法方面的问题,所以斗胆来澄清一下,以请教读者诸君。

片名的Les Quatre Cents Coups,英语直译成The 400 Blows,是从动词短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来的,我的《文桥现代法汉词典》里清清楚楚的解释:过放荡生活,这跟毕教授当年说的意思一样。动词的主语就是惹祸捣乱的主儿,不是来管人、打人屁股的,这中间没有任何疑义。我认为电影翻译成英语的The 400 Blows是个错误,就像英语的成语to 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不能直译成“下狗和猫”一样,应该意译。我个人偏好“浪子生涯”、“荒唐岁月”、或“年少轻狂时”之类的,都比这个不知所云的“四百击”更能表达法语片名的原意。

我的好奇心当然不会止于查字典,我得找找法语这个说法的来源才能安心,是不是?一找之下还真吓了一跳,原来这个说法居然有历史典故,如您看过法国片《玛戈皇后》”,应该熟悉当时的政教背景。我姑妄言之,诸君姑妄听之便了。

话说十七世纪初,亨利四世被刺后,路易十三继位,法兰西国内天主教徒与加尔文派教徒水火不容,天主教徒贬称对方为“愚跟懦”(Hugeunot)。法王路易十三率军攻打实际上已造反独立的愚跟懦重镇蒙托邦(Montauban),蒙托邦人据城固守,历八十六昼夜而城终未破,令路易十三徒劳无功怅然北返,此事发生于1621年夏秋。攻城之际,有西班牙谋士前来献策,让法王采取“吓破胆”战术,来个万炮齐发,让营中的四百门加农炮同时轰城(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 de canons),俾使愚跟懦丧胆投降。路易十三然其言,果真轰了一次。结果如何,我们当然已经知道了,守城的愚跟懦不但没有被吓破胆,反而越发神勇,守得更紧了。

因此,这个“四百击”是从“发四百门加农炮弹轰击”简称而来的,意思是闹他个天翻地覆,或打他个落花流水,跟英语说的to raise hell意思差不多,跟打小孩子屁股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请妄人勿再妄语。如果您真的看了这个电影,您会注意到,法国人都是扇人耳光的,不打屁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