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稻香村池向东
北京稻香村池向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45
  • 关注人气:2,3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人才要用套餐

(2014-10-08 08:30:30)
标签:

财经

人才

导师制

通用人才

法则

分类: 2014

真应了葛优那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倒不是因为招人越来越难,也不是应聘者纷纷要高价,而是真正需要的人才稀缺,打着灯笼都不好找。因为稀少,所以珍贵、宝贵,价自然也贵。

 

人才可以分为三类。受过专业教育、有良好素质的叫通用人才。在你的企业做过一段时间,能较好胜任该岗位工作的叫专用人才。在你的企业打拼较长时间,有丰富的业务和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叫专有人才。一个企业专有人才越多越好,但从通用人才,到专用人才,到专有人才,就是一个人才自培养的过程。说人才靠选择,人才靠延揽,都对,但最根本还是要靠培养。

 

培养人才有很多道理和方法,IBM的“721”法则,我认为很好。IBM认为培养高阶人才,课堂学习占10%;向他人学习占20%,如导师制,见习制,助理制;最重要的方式是在工作中的自我学习占70%。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培养人才靠任何单一的方面都不行,要始于读书,基于引导,成于实践,因此,我管它叫套餐。

 

人才成长需要读书。你不可能生而知之,也不必要事事经历。多读书才能把别人好的思想和经验变成自己的。柳传志说:“阅读对于我跳出问题去深入思考,是很有好处的。”在校学习是读书,工作之后还要读书。

 

人才成长需要引领。许多能力是从模仿开始的,是从别人身上获得的,尤其是那些需要特定情景下的思维方式。照偶像学是撑杆跳,站在巨人的肩上,你会更高。师徒制、导师制是个好方法,所以,教导型组织倡导全员教,全员学,教自己,学自己。

 

人才成长需要实践。人才是干出来的,折腾出来的,折磨出来的。现场是最丰富、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出真知,做事出人才。所以海尔叫赛马不相马。

 

中国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读万卷书占10%,名师指路占20%,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占70%,还是讲人的成长要有这几个要素。其中,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和历练一定是最重要的。

 

近年,华为对内部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颠覆,也采用了“721”法则进行员工培训,即70%的能力提升来自于实践,20%来自于导师的帮助,10%来自于学习。不论是营销类人才、技术类人才、专业类人才都强调他们在一线实践,在实战中掌握知识,拿真实的场景和项目让他们去演习。华为还有思想导师制,让老狼带小狼,尽快融入公司文化。华为还有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让员工自己找差距,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和努力。

 

做企业是要做产品、卖产品,但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人才搞得多多的。人不成,就什么都不成。而培养人才,“721”法则很重要,具体如何形成一套体系方法,还要从你的企业实际出发。我们公司最近招收了一批管培生,参照“721”做了一个方案,实施后效果不错。那些90后的大本生、研究生进步很快,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满嘴行话,还提出了许多业务和管理上的建议。

 

人才培养对任何企业都是一件根本性的大事,除了原则和方法,往大了说还应包括你的机制。土壤不行,缺少阳光和水分,人才也长不起来,那又是另一个题目了。

2014年10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