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2015-06-19 11:12:33)
标签:

白马雪山

滇金丝猴

    第一次来到白马雪山滇金丝猴保护中心是2013年11月8日,下午,到门口时,村民告知,此时上山也见不到猴子,它们上午在下午走。一年之后,从丽江前往梅里途中,再次来此,再次是午后。前不久,从梅里返回大理途中,走德维路来到塔城,这次先住下,第二天一早,上山……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雨后清晨,云南德钦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傈僳族村庄响古箐,巡护队员余建华背着一袋松萝上山。山上,8个家庭的50多只滇金丝猴组成响古箐猴群等待着他的到来。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滇金丝猴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物种,现有13个种群,约2000只。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德钦、维西、兰坪县,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地理分布范围也比大熊猫小得多。1871年,法国人根据传闻对这种当时尚未被科学命名的动物作了报告,1892年,法国传教士比尔特与他的狩猎队在白马雪山深处获得7只滇金丝猴,这是滇金丝猴作为一个新的灵长类物种首次被确认,而中国科学家首次对滇金丝猴的实地考察足足晚了80余年。如今,白马雪山成为了科学家研究滇金丝猴最重要的基地,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白马雪山是滇金丝猴保护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保护区,响古箐族群则是为一个展示族群,有护林员喂食,能为研究人员提供最佳的观察研究条件,同时也准许游客接近,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雪山精灵。

    “早上九点会喂它们一袋松萝,下午猴群会退到山上,我们还会带一些苹果干、漆树种子等食物上山喂食。”

    余建华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第一批巡护队员。 19973月,由老余做队长的巡护队成立,拿着每个月180元人民币的工资,他们承担着山林巡护,协助科研人员研究、保护滇金丝猴的工作。即使现在,他们的收入仍然只有每个月1200元。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除了日常的投食工作外,巡护队员与专家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便是去寻找、观察并记录纯野生状态下的猴群,每次要三、四天,徒步到海拔四千米的原始森林。经过专家与巡护队员们几十年来的努力,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种群得以发展壮大,“大个子”、“红脸”、“断手”等几个家长带领着家庭成员组成的响古箐族群让这片山林充满生机。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行走滇藏之二——白马精灵

    与此同时,巡护员的队伍也逐步从最开始的五个人扩大到二十多人,老余虽不再担任队长一职,但依旧是团队的精神领袖,带领大家继续保护着这些家门口的雪山精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