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大环境不够完美时,如何营造亲子友好小环境?(三)

(2011-09-05 12:53:45)
标签:

不完美

对策

教养环境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三、教育大环境

 

不完美现象1

宝贝出生后,我一直都教养的十分用心,唯恐出什么差错,可是奶奶过来帮着照顾孩子以后,局面发生了变化,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在很多方面的做法都比较传统守旧,特别是早期教育方面,更是认为小孩子不要学什么东西,一见我陪孩子看书就话多,偶尔忍不住跟她理论几次,她又不高兴,真是想想就心烦啊。

小环境友好策略

奶奶和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人,而且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自然想法不会完全一样,但在爱孩子这一点上,两个人的心思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沟通的基础,但鉴于婆媳关系一般比较微妙,可以邀请爸爸出场,妈妈先说服爸爸,再由爸爸出面做好调解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养这件事上,未必老人的观念都是不科学的,当妈妈的也要善于鉴别,即使在年轻人更擅长的早期教育方面,也未必老人的观点就毫无可取之处,当年轻的妈妈过于急功近利的时候,适当参考一下老人的相反意见,更有助于给孩子一个均衡发展的童年。

 

不完美现象2

三十多岁才生下宝贝儿子,一心期望给她最理想化的教养,看到很多书上说,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最好有妈妈的全职陪伴,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大好,跟公司请假停薪留职老板也不同意,无奈之中只能重返职场,眼看着产假就要结束,真是心急如焚,不知道成为职场妈妈之后还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

小环境友好策略

理论而言,三岁之前有个充满爱的妈妈全程陪伴,的确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但在当前的国情之下,生活压力和休假制度令很多妈妈都难以做到这点,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也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了,所幸还有很多补偿办法:其一,妈妈在重返职场之前,可以给孩子找一个有爱心、信得过的保姆或请长辈来帮忙,找来帮忙教养的这个人,最好能够长时间固定下来,以免孩子因频繁转换教养人而损伤安全感。其二,在交接给其他代养者之前,妈妈最好安排一段时间的共同抚养工作,以便孩子跟代养人建立依恋关系。其三,妈妈再忙,回家后也多陪陪孩子,特别是陪孩子睡觉,这是密切亲子关系、建立安全感的有效方式。

总之,只要处理得当,职场妈妈同样可以带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不完美现象3

因为实在没人带孩子,我们被迫早早把孩子送到小区附近的幼儿园,可是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幼儿园要求每天7点半之后送孩子入园,下午4点之前又要接回家,但我和孩子爸爸的上班时间没有弹性,跟托儿所规定的接送时间冲突的厉害,早上轮流跟老板请假晚到勉强应允,下班就不好意思再请假早退了,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小环境友好策略

托儿所的这种规定的确不是很方便家长的时间安排,可以考虑的变通办法有三个:一、给孩子换个有晚托服务的幼儿园,现在这种幼儿园还是蛮多的,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一般会有这项服务;二、找个阿姨帮着接送,或者请求同班小朋友的家长帮忙接园,这样孩子回去后还有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举两得;三、换个有弹性的工作,有时候为了孩子不得不做出牺牲。

 

不完美现象4

孩子在家里,一直是个备受尊重的乖宝宝,上了幼儿园就不一样了,感觉老师们比较呆板,上课总让孩子背着手听讲,有时候孩子活泼一点,就嫌孩子太皮,真让人寒心,打算给孩子转园了。

小环境友好策略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理解老师的难处,在家带孩子,一般都是多对一,孩子可以被照顾的面面俱到,在幼儿园则不同,三个老师要带很多个孩子,而且集体生活对秩序和节奏都有一定的要求,难以宽容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只要老师的做法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失当之处,就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不要轻易给孩子转园,否则孩子还要重新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当然,如果老师拒绝沟通的话,就可以考虑给孩子重新换个教育理念相对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幼儿园,但前提是要征求孩子同意。

 

不完美现象5

宝贝到了入园年龄后,为了接送方便,我们让他上了家门口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的老师还算耐心,还是适应的还算不错,就是有一点我不大苟同,孩子才上小班,就让他们学习aoe之类的内容了,很中规中矩的那种教育,到了中班,就开始让孩子写字了,有时候还给孩子布置作业,看到孩子小手在那里吃力地做作业的样子,真是心疼啊!

小环境友好策略

这样的幼儿园教育,显然有点小学化了,而学前期的孩子,的确没有这么正规的学习任务,而且,过早地让孩子握笔写字,对于孩子的腕骨发育也不好。如果家长不能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在跟老师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不妨考虑给孩子转园,选择一个教育理念更适合孩子成长的幼儿园。

 

不完美现象6

宝贝上幼儿园之后,经常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因为很多人会告诉我,一定要给老师送礼,否则老师不会用心对待孩子的,可是我是个不习惯送礼的人,不想助长这种歪风邪气,想和孩子凭实力赢得老师的关爱,但不知道这种想法是否现实……

小环境友好策略

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的确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对此我的个人看法是,不排除真的会有老师喜欢家长送礼,但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送礼的效果未必会像家长想象的那么明显,即使有一定效果,一般也是暂时性的,最终决定老师态度的,还是孩子的表现和家长的配合程度,一个行为习惯良好的孩子比贵重的礼物更重要,另外,如果家长平时能够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比如,按时反馈家园联系记录,密切配合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老师要求的工作,哪怕听起来不是那么起眼的小要求,都会起到送礼难以起到的作用!而且,对于好老师来说,你不送她也会对孩子好,对于不好的老师来说,你送了她也未必真心对孩子好,所以,如果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孩子的表现有充分的自信,不送也罢!如果一定要送,一封真诚的感谢信、一面小小的锦旗有时也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如此,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不会助长老师的贪欲,两全其美!

 

不完美现象7

我家宝贝生性胆小怕事,入园之后这个弱点为他带来很多麻烦,经常被调皮的小朋友给欺负,每次看到她手上的血痕或腿上的淤青,我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宝贝也因此对幼儿园比较发怵,那天被欺负的厉害了,还会变得不想入园,真是心急如焚啊……..

小环境友好策略

有时候孩子不敢还手,也跟家长的教育有关,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不知道轻重,总是教育孩子不要动手打人,这对那些调皮的孩子是适用的,但对于像案例中宝宝这样胆小的孩子,就不是很合适了,对于这样的宝宝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建议,而非一味的限制,家长可以告诉他们,如果别人打她,就要快点跑去告老师,如果老师不在,且估计可以打得过对方,就要学会还手,如果感觉打不过对方,就要学会逃跑。这不是违反教育规则的做法,而是教孩子自保的需要。否则,爱欺负人的孩子会更加嚣张,受欺负的孩子则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当然,对于一个对自己力量不自信的孩子而言,即使家长教他去还手,他也可能不敢迈出这一步,所以,这样教孩子自保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强他们内在的力量,平时在家里可以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孩子鼓励和赏识,让孩子建立对自身力量的信心。

 

不完美现象8

儿子自小活泼可爱,是周围邻居亲友眼中的阳光小男生,可是自从进了幼儿园,麻烦开始伴随我们了,老师几乎天天跟我们告状,嫌孩子太皮,让我们加强管教,听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觉得孩子不过是活泼调皮而已,并没有道德意义上的缺点啊,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宽容点呢?最麻烦的是,因为老师老是告状,估计在园期间对孩子也不怎么友好,现在孩子对幼儿园的情绪有点抵触,真怕他的心理上会有什么阴影啊!

小环境友好策略

遇到这样不尊重孩子个性差异和心理发展规律的老师,就要讲究跟他沟通的技巧了,建议家长不要急于解释孩子行为的原因,而是直接把问题抛给老师,请老师说说针对孩子当前这种状态,他觉得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处理。这样就等于尊重了老师的权威,老师就不好意思敷衍塞责了,而且可能因此去深入考虑孩子更深层次的心理发展问题。

如果这样的沟通还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您也可以给老师写封信,告诉她您非常重视老师反应的问题,为此还专门去咨询了专业人士,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家长需要怎么怎么配合,但关键是老师改变跟孩子的互动方式等等,借专家的建议提出您对老师的期望。看看情况有无改变。

如果怎么沟通都无济于事,且孩子还是因此拒斥入园的话,就只有跟园长沟通或者转园了,反之,如果只有一个老师对孩子不好,其他老师对孩子还好,且孩子的入园行为会有所改善,就不必太过于焦虑。总之,最关键的决策指标是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态度。

 

不完美现象9

自宝贝上中班开始,我们就开始为她读哪个小学发愁了,不是对口的学校不好,而是怕孩子输在小学教育的起跑线上,所以我们非常想买一套学区房,以便给孩子上个著名的小学,但经济条件有限,迟迟看不到攒够首付的希望,想想真觉得有点对不起宝贝……

小环境友好策略

择校现象的确是当前很普遍的现象之一,感受到这种压力的家长,期望给孩子创造更好求学条件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看到,如果为了这个理想的目标,就想千方设百计为孩子创造读名校的条件,并非一定会导致理想的结果,孩子的抱负水平常常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如果家长因为对孩子的学业抱了过高期望而想办法把孩子弄进名校,而孩子的天资本来一般,则孩子上了名校之后,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强手,很容易被排挤到比较差的成绩之列,从而使自尊受到挫伤,而一个难以体验到自尊的孩子,其心理发展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这是比上个普通小学更可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选择学校这件事上,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不要刻意通过非常规手段去达成某个结果,让孩子用自然的发展状态去竞争,在这个基础上做出选择,如果上不了名校,在普通学校里做优等生,对孩子的自信心发育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