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是有条件的”
(2011-09-08 14:09:55)
标签:
1个月4岁成长日记桐桐育儿 |
分类: 教养手记 |
“你这样是有条件的”
2011-9-8
桐桐出生于2007年月29日,现在4岁1个月10天
忘记了哪天,给桐桐说过一句话:“妈妈对你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无论是你什么样子的,妈妈都爱你”。大约,小家伙记住了这句话。
爸爸让桐桐做事的时候,喜欢讲条件:“吃完这个东西,就乖一下好不好?去拉个粑粑”“爸爸给你买了这个东西,你就要乖了呶”……
爸爸不知道,孩子是非常反感这种条件式语句的,可惜这个超级自信的人对我的提醒置若罔闻。
自从听说爱可以无条件之后,桐桐开始反抗了。爸爸再这样说的时候,小家伙就会来一句:
“不要对我说这种话!你这样是有条件的!”
每每都弄的桐桐爸无语,哈哈。
“爸爸的嘴是垃圾桶”
桐桐爸生活极其节约,节约的有点滑稽:吃饭菜,先打扫剩的,然后把新的剩在那里;吃水果,即使好不容易劝他开吃,也是先吃坏的,坏一个吃一个;东西掉在地上,一定会捡起来放进嘴巴里……怎么劝他都不听。
渐渐地,桐桐就总结出一个规律:爸爸的嘴巴,只吃剩的、坏的、脏的……然后,有一天,小家伙就下了个结论------“爸爸的嘴是垃圾桶”。逢什么东西掉在地上,桐桐就会说:“爸爸,过来吃啊”,有什么东西坏了,过期了,桐桐也会说:“爸爸,过来吃啊!”
爸爸经常很委屈地嘟囔:“我最命苦了,整天吃不好的东西,大的小的都欺负我”
可是,这怪谁呢?一个人自己不懂得爱惜自己的时候,你怎么指望孩子爱惜你?
“你们要听我的意见”
桐桐想吃那种正方形的奶酪,爸爸给他拿过来之后,小家伙要自己亲自打开,没想到爸爸不同意,怕他打开的方式不对!
还有这么呆板的爸爸?难道非得按照说明书的方式打开才算正确么?让孩子探索一下其他开封的方式有什么不好呢?霍金小的时候,他的爸爸为了锻炼他的发散思维,还特地规定他不能从正门进屋呢!为了这个规定,小霍金竟然想出10余种进房间的方式!
桐桐眼看着爸爸不让他自己打开,气哭了。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责备了桐桐爸几句,气的爸爸嘟嘟囔囔,但还是把奶酪给了我和桐桐。
我把桐桐揽在怀里,和她商量着一起按照她喜欢的方式打开,桐桐才破涕为笑。桐桐爸很不感冒:“你们不还是按照我说的方式打开的么?”
“可是,这不一样,这是孩子参与决定之后的结果。你那样包办代替,连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孩子怎么会不生气呢!”
“可是,如果直接给她的话,他又要从边上打开,吸着吃,弄的脏兮兮的。”
“嘴巴是孩子的,胃也是孩子的,怎么吃,让她做主好不好?”我没好气地解释着。
“就是,我的事情得我自己同意才行!”桐桐开始发表意见。
“不要听你妈妈胡说,他的话不能听的”。桐桐爸黔驴技穷的时候,特别喜欢这样教导孩子。
“我就要听妈妈的话,不听你的,哼哼”,桐桐针锋相对,气的爸爸吹胡子瞪眼。
就是,抽象地跟孩子说不能听谁的,谁不好,往往是没有用的,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