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山览胜 之 乌山(三)

标签:
福建福州福州三山乌山风景摄影旅游 |
分类: 影像福州 |
“黎公亭”位于道山亭西侧的石岗上。(黎公,即抗倭名将黎鹏举,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黎鹏举在福州
屡败倭寇,官绅在乌山神光寺设宴祝捷,欢送黎参将移驻福宁州(今宁德),并铭“乌山在,黎公在”于石上。为纪念黎鹏举,民国时,兴建黎公亭。解放后曾遭火灾,2008年重建黎公亭,美人靠由混凝土改成木构,地板
也由水磨石改成方砖。)
“清冷台”据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行省平章燕赤不华上任不久,为摹勒皇太子所赐忠孝文武四字,
在乌山上建有四座亭台,分别是东壁亭、望海亭、东升亭与清冷台。只可惜到了后来,这些亭台全都废圯了。
只有东壁亭一带的天秀岩还留有他的手书,不过没有留名。台名“清冷”,自然取“其气之肃”,据朝散大夫
揭伯防在题记中注释,“清冷”就是“静肃”,有全心全意报效朝廷的意思,并希望因此而“名垂永远”。谁
曾想,曲终人散,元亡明兴,在历史车轮下最终留下的只剩冷冷清清。
《般若台铭》刻在清冷台上方的华严岩上,距今1200多年,题写者是唐代诗人李白编诗作序的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李阳冰并未来过福州,是他的族人在唐大历年间向他讨得“般若台铭”墨宝后勒于石上。史书上把李阳冰《般若台铭》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记》、丽水《忘归台铭》并称为天下四绝。康有为称:篆书大者
唯有少温(即李阳冰)“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中融,允为楷则。作为福州遗存最早的名人石刻,《般若台铭》也一样历经风雨沧桑,多次重勒,并于1982年以拓片的形式重镌而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