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山览胜 之 乌山(二)

标签:
福建福州福州三山乌山风景摄影旅游 |
分类: 影像福州 |
“蛤蟆岩”又名“双蛙石”现在只存一只,另一只已面目全非,传说被雷火所辟。传说从前有两只不自量力的
蛤蟆,整天盼着能吃上口天鹅肉,结果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其中的一只反被天鹅咬去了一个头,另一只吓得
从此再也不敢乱动。两块奇石一左一右,确实有点像两只蛤蟆,形态生动。
“道山亭”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登上闽山,在制高处建亭,站在亭上,前望江海,回览四周,认为闽山毫不
亚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所以改闽山为道山,并为亭起名为“道山亭”。
“道山亭记”元丰二年(1079年),程师孟请前任郡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记,由书法家林希书写
刻碑立在旁边,后亭圮碑没。明万历初,提学副使胡定复作道山亭,并亭侧竖感知碑,由林熑为记。道光二十年,神光僧镜妙重建。清末亭彻底毁坏。现在的道山亭是1955年重建的,高4米、直径4米。2008年又修饰一新,并将曾巩的《道山亭记》刻于亭北侧的崖壑之上,碑文由书法家张潜华先生题写。
“天章台”又名“大章台”位于道山亭西面,远远看去,此石如同一块大印章,与道山亭贴在一起,石上用篆
书刻着“天章台”三个大字,据说是宋郡守程师孟所题。
“旧涛园”原名“石林”明崇桢间许豸别业,栽种许多松树,松涛阵阵,许豸之子将其改名涛园,曾孙许鼎修
茸园内诸胜,称旧涛园。
霹雳岩,此石长约十米,中分两半,仿佛鬼斧神工力劈而成。据《神解记》记载:“唐嗣圣十八年,有僧持《华严经》于此,一夕雷雨大作,劈石为巨室,僧遂宴坐其间”,霹雳岩由此得名。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题“霹雳岩”三字楷书于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