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业政策风险投资政府企业 |
除风险投资资本,创业政策和环境也能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臂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008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多项针对创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尽管这些政策的准入门槛还略为偏高,扶持力度也不足以解决创业企业的根本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扶植创业的出发点更多落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比如毕业大学生和社会失业人员的创业扶持政策就占了很大一部分等,至于前者,我们在前面的章节曾经提过,大学生创业其实缺少的“硬”条件还太多,成功率令人担忧,而后者更多带有自力谋出路的色彩,距离“创新”和“创业”还是有些远。
——创业者的融资问题解决力度有限。比如仅提供数千到上万不等的创业担保贷款,这些额度的资金创业者通过自己积蓄、亲友借贷就能获得,而仅缺这些资金的创业者显然也不足以担负创业失败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扶持力度不够。比如减免的税费和贷款利息都只占了创业日常成本支出的很小部分,对创业最终成败影响并不是很大。
——提供的培训辅导不够,比如很多地方政府主导的创业培训辅导大多局限在技能的教学上,缺少有创业成功经验和创业投资经验的真正“老师”。
——申请手续繁琐、限制条件较多,等等。
尽管如此,创业者和有志从事创业的人士依然应该时时关注一些有利的政策动向,积少成多,尽可能地降低创业的成本,为后续发展多留一份把握。
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可利用的扶持政策包括:
——国家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入驻优惠政策。
国家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会有一定的投资门槛和技术门槛要求,但也有相当多的产业园区会将产业定位和招商方向专门针对创新型企业、创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开设的“创意产业园”就属于这一类。创业企业入驻这类园区的最大获益是可以获得场地租金和减免税政策的优惠,而且这类园区申请的门槛也不是很高。
——政府创业基金和政府创新基金。
我们国家各部委、各省市其实都设有这样的专项基金,这些基金也确实可以为中小型高科技高技术型企业提供服务,条件是企业已实现规范化运作,有相应的科技研发成果,并已具备相应的实施条件。虽然这些基金提供的资助不是大数(通常不会超过一百万元),但与风险投资资本所设立的苛刻条件相比,创业企业获取这笔钱的“成本”可以说是极低。此外,有些创业专项基金还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服务,让创业企业有机会从银行借到宝贵的发展资金。虽然这些基金申请不易,但有资格申请的创业企业至少值得一试。
——行业组织和其他公益组织提供的创业帮助。
地方一些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行业协会也会关注本地此类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他们会在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牵线搭桥,为企业和投资者组织专项项目对接活动,从中创业者也可以拓展视野并积累自己的人脉业务关系。此外,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也会联合企业、投资者发起创业相关的活动,为创业企业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近几年,各地方政府为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需要,纷纷出台了政府引导基金,2007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也下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政府引导基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这表明国家对高新技术创业的这类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
总而言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创业扶持的方向是一贯和明确的,创业者应学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顺水行舟,让自己的事业少一些阻力多一些助力。(正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 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