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险资本家们

(2013-09-27 16:15:55)
标签:

风险投资

天使投资人

创业

私募股权基金

杂谈

创业企业发展路径一般可分为:早期(可再细分为种子期和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成熟期等。

创业投资资本也有很多种,大家耳熟能详的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基金(VC)、私募股权基金(PE)等等。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一个投资主体都有自己偏好的行业和偏好的投资时期。而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内部也有细化分工,在创业企业每个发展时期会有不同投资主体分别提供助力,或前后交接。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未来企业生产加工流水线”,直至将创业企业推往更为广阔的资本市场,如公开上市。

如果把创业企业比作是一枚火箭的话,通常,天使投资人就像一级火箭,风险投资基金好比二级火箭,而私募股权基金则会在最后帮助这枚“明星火箭”升入轨道。但这仅仅是通常,除了天使投资人这种个人行为难以参与中后期的投资之外,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领域分界线现在越来越模糊,而且他们也会通过某种方式参与创业早期的投资,比如很多很多著名VCPE的合伙人会兼职天使投资人——先从娃娃开始抢生源,以后把天才的苗子交接给自己公司继续培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正因为他们投资阶段的不同,所以他们对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观察角度和主观要求也会有差异。

比如,天使投资人主要看的是人。在企业诞生的初期,企业一切未完备,未来都掌握在创业者手中。因此天使投资人的观点是,人对了即使项目不成熟也不要紧,如果人错了,再完美的项目也没用。

我们在英雄和团队篇曾经说过,人的重要性在创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创业者不仅需要有经验、有能力、有资源,还需要有过人的信念、执行力和人格魅力。人无完人这句话虽然没错,但创业投资这个游戏规则里,天使投资人找的就是要千里挑一、万中选一的“潜力股”。天使投资人一般都是行业专家和过来人,如是商业模式有瑕疵、管理实施不对他们可以提供建议和指导,至于人本身的问题那就在天使投资人的能力之外了。

天使投资者特别看重人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潜在的诚信危机风险。有位天使投资人把创业早期形象地比喻为“死亡谷的蹦极”(大多数创业者在早期跳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当天使投资人对创业者说出“you jump,I jump!”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我们说好一起跳,结果我跳下去了你没跳”。

风险投资基金则不光要看人,因为企业已经初步成型,因此风险投资资本还要看企业的盈利模式、财务报表、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等等。此外,风险投资资本还会要求企业提供充分的材料以供他们做尽职调查。风险投资资本必须要看到企业未来盈利的可能和规模才可能投入资金,而且会通过一系列的协议条款约束创业者必须达到其承诺的发展速度。

私募基金更多充当战略投资者,当私募股权基金介入时,会主要看企业的真实价值及未来可见的企业价值增长预期。这时候倒不是说人不重要,而是企业逐渐成型后,所有公司人包括初始创业团队在内,都会在企业制度、投资协议的条款和“期权”这个诱饵的管控之下,这时候冲刺上市成了唯一的出路,一旦创业团队表现不佳,很可能被投资者接管企业经营权。这个时间段,私募股权基金最关心的是不单是企业如何盈利,而是如何尽可能让企业卖个好价的问题。

前面我们一直说,创业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未来,但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创业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未来它的盈利能力。

风险投资基金也好,私募股权基金也好,风险投资资本在衡量创业企业的价值——未来盈利能力时,通常采用的都是市盈率法。

接触过股市的读者对市盈率肯定很熟悉,为免遗漏,这里简述下市盈率的概念。市盈率是企业市值和企业年净利润的比值,即:

市盈率=企业市值/企业年净利润

如果说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10倍,它的年净利润是1000万美元,那么这家企业的市值就是1个亿。

对于已经盈利或即将盈利的创业企业,其未来的净利润可以通过财务模型进行预测。至于市盈率,则可以在已上市同类企业的市盈率基础上进行折算。当然,这个折算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毕竟创业企业还没达到最够大的规模,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等等。通常风险投资资本对创业企业所取的市盈率比例大致在3-7倍左右。有了可预测的净利润和市盈率倍数后,企业的价值也可估算出来了。

对于还未盈利的创业企业,风险投资资本会将销售额代替净利润进行估算,但这个企业市值和销售额之间的比值要打更大一个折扣。或者,风险投资资本对于重资产的创业企业,会取净资产和市值比例的市净率倍数作为参考依据。此外,风险投资资本家们还会依据同时期其他投资案例对企业进行价值的预估。

当企业的价值可以初步预估后,风险投资资本家们所投入的资本和应占的股权比例也就有了依据。

风险投资资本家们虽然通常不会要求企业的控制权(毕竟他们的专长是资本运作而非实业经营),但他们会通过种种手段保障自己的投资收益和规避风险,这些条款从一个角度看是保护风险投资资本家利益的必要保障,而另一个角度看则是悬在创业团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个两面性直接导致了风险投资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这部分内容会在下一章再详细叙述。(文/正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 赵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