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略咨询
正略咨询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97
  • 关注人气:43,7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酷的第一轮淘汰

(2013-09-30 15:14:43)
标签:

创业

企业

成功

杂谈

创业企业能拿到投资的几率基本上是“百里挑一”,而根据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投资十家企业中,一般只有两到三家能修成正果——完成上市,由此可见,创业成功的几率基本只有千分之二左右(很可能更低),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多的企业基本上都淹没在了市场的洪涛大浪中。在前赴后继投入创业大军中的创业者们,有多少人想过这是为什么?

我们更多把这一原因归结为创业行为的不成熟性。这个“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轻敌”。

对于创业成功的杰出企业家,我们的媒体往往过度推崇和“神话”,而且报道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几个能引发读者兴趣的“戏剧性”上,媒体这么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怀揣创业梦想的人往往会把它误读成“原来这样也能成功”,满怀憧憬的同时却忽视了“创业艰苦”这一真实的一面。

而另一边,关于创业失败的教训既鲜有披露,又乏人问津,其实,失败的教训都是创业先行者们用真金实银汗水青春所换来的,这些远远比以故事性为主“创业传奇”来得有价值,后者可以帮助创业者励志,但在行动参照上并没有太高的价值,当故事看过即可。

——商业经验的欠缺。

声明一点,这个经验不是指创业的经验(第一创业就成功的人也不为少数),商业经验主要指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和对基本商业规则的掌握。贸然进入陌生行业是创业的大忌,而不了解该行业商业规则会造成商业模式的设计上的“想当然”,直到面临无法克服的阻碍时才发现原来此路不通。

——缺乏毅力和意志力。

创业过程会遇到相当多的挫折和打击,而时间和创业本金的渐渐流逝又会不断加重创业者心理上的压力。而且,团队创业的话,团队中某个成员的负面情绪(哪怕没说出口)也会影响其他成员,很多创业团队最后就是输给了自己。当然,坚持不是说朝着错误的方向一条路走到黑,创业需要在不断尝试中发现机会,纠偏方向。

——创业团队缺少某个商业模式所必需的核心能力。

创业者通常会把和自己关系好的亲友或是相见恨晚的志同道合者作为创业团队成员的首选,而忽略了创业团队在能力匹配上的重要性。这样在团队分工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某个重要工作没人擅长,而一个工作可能多人擅长,勉强的分工就会出现矛盾,而矛盾的加深就直接导致散伙。

——过高估计创意的价值。

创业需要出色创意,但有创意是万万不够的,创业者必须把创意变成可实施并证明可行的商业模式,这个创意才有价值。当然,可能会有天使投资人投资还处于种子期的创意,但正如前面所说的,天使投资人更多看重的是创业者本身的潜力和价值。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光有创意是卖不了钱的。

——准备工作不足。

创业首要选行业选市场,而值得创业者投入的市场应当至少是有几十年的光辉发展前景。因此,如果有志者决心创业,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行动,而不是看到一个机会就跳进去,行动固然需要迅速,但做这个决定则需要谨慎和充分的准备。

提及这些只是希望创业者们别败在“非战之罪”上,而要得到风险资本家们的亲睐显然还要做的更好再更好。

风险资本家们会以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投资的决策的依据,建议创业者把它们放在脑海里,随时问问自己做到了那些,还欠缺那些,总会有这么一天,投资人会看到你为未来事业所作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

 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哪里?)

 这个问题是难题么?(解决这个问题真的是有价值的么?)

 这个问题有大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你未来的市场会有多大?)

 用户/客户对你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会产生多大的兴趣?(有多少用户/客户愿意用你的解决方案?)

 你是第一批提供这样解决方案的人之一么?(已经有多少人在做了?)

 别人模仿你需要花多少时间?(你能领先多少时间?)

凭什么你能做成功?(为什么换个人就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