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艾孚骥
艾孚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52
  • 关注人气:6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家族置业情况(下)

(2018-11-15 11:29:20)
标签:

阎檀

阎运昌

阎皮庄

赶大营

置业

分类: 家史荟萃

“德兴合”等三个企业的成功运作,实现了巨额利润。股东得到了丰厚回报。其中,阎檀三个儿子(阎学仁、阎学敏、阎学韩)各占“德兴合”商号2股(“德兴合”最初总股份为22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仅“德兴合”商号,他们每家每月都有几百现大洋的分红回报。这些钱很少用于消费,多数购置土地和房产了。

2)兴建的住房

在解放前,阎皮庄的房屋非常讲究,在当地可谓“鹤立鸡群”。1971年,我的大哥阎凤池所在单位去蓟县(现蓟州区)搞“野营训练”,从天津到蓟县途中,正巧“宿营”在阎皮庄而且就住在原阎檀居住的房屋。当然,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哥哥根本不敢说自己是从阎皮庄走出的人。从天津到蓟县,我哥哥一路上经过的村庄几乎是土坯房,唯独阎皮庄是青砖瓦房,显得非常抢眼。

100年,阎皮庄全村都有围墙,只要将门关上,外人是进不了村的。阎皮庄地势低洼,整个都是垫起来村子高出四周土地达2米。这样便需要在村周边土,于是村子周边形成了四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坑,这些常年积水并且相通相连,形成了村里的“护城河”。

阎檀在村里盖有瓦房20间,位于阎檀等家的东三门不仅有自己独立高大围墙,而且还设有隐蔽的夹壁通道,不用梯子就能直接登上围墙三门有专人看家护院据村民传说,还配有十几只枪,以防土匪。虽然现在村里的老人都没有看到枪支实物,但民国初年,政府是支持鼓励各村自行配备枪支自卫防匪的,因此,这样的传说是可信的。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阎皮庄东边的围墙还存在,北大门关上之后,外人根本进不去。

阎檀等三门的宅院高大、壮观,屋顶的均有雕花、瓦当,胡同有马石,而且所有房屋用的房柁、房檩都是红松木,非常讲究,这在当年少见。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阎檀老宅还保留制作非常讲究两辆轿车这是专门用来接家眷的轿车不仅工艺精湛,全车都是用珍贵的檀木制作的后来这两辆车作为制作衡器的木料,卖给小贩。总共没卖几个钱,宝物却彻底毁了上好的紫檀木被锯开,做了秤杆,实在太可惜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阎檀等三门先后搬离了阎皮庄,这些房子都空置了。据阎皮庄村民介绍,解放初,阎皮庄没有人参与分“浮财”,大家都觉得阎檀及其后人是善财主,村里人受了恩惠,能再分人家财产呢?所以,参与分浮财的,都是村的房屋也空置着

解放初,阎皮庄全村共有400多人,全村的房子就有400余间,基本可以每人分一间情况,在附近没有的。

文革”期间一些铸造厂需要大量红松做木型,因为只有红松做出的木型,才能保证不变形,保铸造精度。于是,这些红松制作的房柁、房檩都被换下,用其他木代,草草盖上房顶因为些家的房屋,多年没人住,空置在那里,所以“翻修”房顶质量不言而喻房子很快漏雨,再后来都坍塌了。

阎檀最小的弟弟阎樟,对投资实业没有兴趣,在老家有若干亩土地外具体数目不详并有一套宅院。阎樟将德兴合商号分红所得部用购置房产。但不是在老家阎皮庄置业,而是在北京市区先后购置了几百间房屋,房租成为日常生活主要来源。

因为阎皮庄地处天津北郊、武清、宁河交接处,与县城较远,所以县城里知道阎皮庄情况的人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