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艾孚骥
艾孚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52
  • 关注人气:6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虹:“德兴合”商号遭遇的最重大几次打击

(2018-08-27 08:57:07)
标签:

德兴合

旧卢布

阎寿山

掉包

集体叛逃

分类: 赶大营篇

  听祖父阎继昌讲:“德兴合”历史上曾经过四次重大损失。小的损失就不计其数了。经营本身就是存在一定风险。每个投资人对此是有思想准备的。但“德兴合”遭受的四次巨大损失,都属于“天灾人祸”。

第一次是手中的羌帖(旧卢布)无法承兑

太爷爷阎寿山曾在中俄边境好几个地方做边贸生意,赚了好多钱,那时,羌帖在中俄两国都流行。俄国购买中国的商品,直接用羌帖支付。但1914年一战开始后,俄国因战时需大量用钱,便暂停兑付。苏联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白军将领高尔察克与杜脱夫率领的残兵,集结在新疆边境内外,与乌鲁木齐、宁远、轮台、喀什、塔城等旧领馆的官员勾结,顽抗红军的围歼。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金银细软和羌帖(旧卢布),因此,市面上流动的旧卢布日益增多。大部分落入各帮商人手中,其中天津商帮数目最大。

1917年苏联成立后,新政权直接拒绝兑换羌帖。据回忆,当年学校的学生们用“俄贴”做手工折纸,街上卖蒸糕的拿它做包装纸,这些“钱”都是当年“大营客”用汗水换来的资财,却成了弃之无用的废物。“德兴合”手中大量的羌帖,全成了废纸,后来几箱的羌帖都白白烧掉了。

第二次是1937年,盛世才对“德兴合”的疯狂掠夺

盛世才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德兴合”的财产充公,几年后,还把经理阎应吾给折磨致死。“德兴合”究竟损失多少钱,现无从考证,但至少损失几十万大洋。“德兴合”因此受到了致命打击,是“德兴合”最大的一次损失,以致从此一蹶不振。

第三次是“德兴合”货物被掉包

有一次,“德兴合”从南方购入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这些商品在运抵新疆后,发现驼子里的东西全换成了石块、稻草等杂物。不知谁在那个环节搞了调包。当时太爷爷阎寿山年龄已大,根本没有精力做细致调查,查出作案之人。最后只能对此事不了了之,“德行合”也因此白白损失了数万大洋。

最后一次,运输公司的集体叛逃

随着新疆商贸的快速发展,省内各城市之间,不仅有骆驼队运输货物,有经营眼光的人,开始组建更快捷的汽车运输队。太爷爷阎寿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几个大商家,共同出资在迪化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其中,阎家是汽车运输队最大的股东。

抗战开始后,新疆迪化这家运输公司经理不知在谁的唆使下,或者是出于个人目的,带着全部10辆奔驰牌载重汽车,开到了当时的陪都重庆,集体叛逃。此举受到了政府的表彰,听说经理还被委以重任,当上了交通厅长。而股东白白损失了这么多汽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