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的明显破绽(四)为什么文殊菩萨的坐骑两次下界作妖?
(2017-04-29 15:23:54)
标签:
文殊菩萨青毛狮子乌鸡国狮驼岭全真道人 |
分类: 西游研究 |
在《西游记》中,只有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子两次下界为妖。
一次是狮子化作全真道人,在乌鸡国给国王登坛祈雨,顷刻间大雨滂沱,国王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他与国王共游御花园,把国王推下井。他摇身一变,变成了国王模样,占领了国王的江山。孙悟空从太上老君处寻得“九转还魂丹”,救活了国王,唐僧师徒三人和回生的国王一起来到乌鸡国金銮殿,孙悟空当场戳穿了全真道士的假象,妖怪驾起云头,逃跑了。众人追赶全真道士,正在关键时刻,文殊菩萨赶到,喝令他们住手。原来,这个妖怪是文殊菩萨的座骑青毛狮子。
另一次是狮子在狮驼岭作妖,它与白象、大鹏金翅雕结成三兄弟。不降服狮子精,唐僧师徒就无法过狮驼岭。孙悟空曾几次与之交手,虽然战胜了大魔青狮子,二魔白象,但三魔大鹏金翅雕不仅武功高强,还诡计多端,他们口称已经降服,愿用轿子送唐僧过境。在走了四百里,即将走出狮驼岭时,三个妖怪忽然又袭击悟空。除悟空外,其他人马都被妖怪虏进城内。最后由如来佛带领文殊、普贤菩萨亲自出面,才降服了三个妖怪。文殊、普贤念动真言,喝道:“这孽畜还不归正,更待怎生?”唬得老怪、二怪不敢撑持,丢了兵器,打个滚现了本相。
同一个妖怪,同一个主人,但却以不同的身份特征前后出现了两次。人们不禁要问:既然狮子已经有过一次为妖下界的经历,文殊菩萨难道还会忽略对狮子的日常管理?菩萨既然已经对它进行了教诲与制裁,这头狮子难道会屡教不改吗? 如果说青毛狮子第一次下界为妖,是奉佛旨将乌鸡国王推下井,浸他三年,以此报乌鸡国王把文殊菩萨捆住,送到御水河里浸泡三日的水灾之恨。那么青毛狮子第二次在狮驼岭作妖,就显得“出师无名”了。文殊菩萨在《西游记》中只出场了三次。第一次“四圣试禅心”时,变化为莫贾氏的女儿;第二次是乌鸡国收坐骑青狮精;第三次就是收伏狮陀山的大魔青狮精。事情并不复杂,作者在情节设定上如果再严谨一些,比如改一个仙圣或改一个妖怪,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撞车”事件发生。出现这种“撞车”事件的原因,应该是作者前后情节安排上失于照应。同一坐骑两次下界,恐怕要算《西游记》中的一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