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简单点行吗?
(2015-11-14 10:50:54)
标签:
垃圾过度包装资源金玉其外节俭 |
分类: 世态杂谈 |
如今,网上购物,由快递传送,已成为年轻人购买商品的首选渠道。它确实有简单、便利、迅速等优势。足不出户,几乎绝大多数商品,甚至是冷冻食品,都可以由快递机构送到家门。在小区里,总能看到送快递的车辆来来往往。本人曾一天内为女儿代收过3件快递商品。
快递业迅猛发展,在方便消费者购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那就是除了商品本身的包装外,又增加了纸箱、保温材料及封条等大量物品的消耗。据报道,我国每年快递包装物增长,2012年全国快递的包裹57亿件,2013年达92亿件,预计2014年将超140亿件。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城市垃圾当中,三分之一的垃圾是包装,包装当中一半以上是过度包装,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预计每年可以节约13亿元。
过去中国人不太重视包装,我小时候买肉,商店多是用荷叶(后改为草纸)。甚至购买零块的腐乳,也是用草纸托着。三十年前,我岳父从日本研修回国,带来了日本产的自动笔铅笔芯,让我感到非常惊讶。铅笔芯只有几十根,却用漂亮的有机玻璃包装,给我第一感受是:包装费用远远高出商品本身价值。日本人如此重视包装,是他们特有的文化传统?还是日本人的消费水平高?本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谁想,二十年后,我们的许多商品包装也紧步其后尘,甚至大有超越之势。尤其以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最为突出。由实木、金属制成的包装盒,内衬精美的绸缎,里三层、外三层,剥开层层叠叠的商品包装,最终的实物却小得可怜或者价值不高。上演了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包装就像人的衣裳,穿得得体,可以使人增色。适当包装可以美化商品,给人以视觉冲击,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这些过度的包装费用最终要由消费者买单,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从宏观上看,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加剧了“垃圾围城”。
过度包装现象的存在,与中华民族崇尚朴实、节俭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诱发了社会奢侈之风。不仅生产厂家应遵守国家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规定,作为消费者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少买过度包装产品,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抵制商品过度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