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谁是吃粽子赛龙舟的鼻祖
(2015-06-14 14:53:44)
标签:
伍子胥孟尝君端午节粽子吴王 |
分类: 历史片刻 |
说起端午,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屈原。在人们记忆中,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其实不然。与端午有关的名人还有很多,比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和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
古人认为,阴历五月五,也就是端午这天是恶月恶日,凡是这一天出生的小孩都会被父母扔掉,因为当他们成长到与门户一样高的时候,男孩就会妨父,女孩就会克母。孟尝君就是这一天出生的男孩,可是他母亲不忍丢下刚刚出生的儿子,就带着他悄悄离家,独自一人在乡下将他抚养长大。孟尝君12岁那年,逃不过的一件事是认祖归宗,当孟尝君的母亲带着他回到父亲家里的时候,父亲大怒,斥责妻子为何不丢弃孩子反而抚养成人。孟尝君听后反问父亲:“人的命运是上天授予还是门户授予的呢?您何必忧虑。如果是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父亲听后表面沉默不语,但内心已然接受并喜欢上这个儿子,日后也尽到了抚养的责任。自此,阴历五月五出生的小孩也不再有被抛弃的命运,因此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孟尝君,通过他的智慧改变了自己和众多人的命运。
另一位与端午节有关的名人是伍子胥,他不仅与端午节有渊源,我们端午节一定要吃的粽子和一定要组织的传统活动赛龙舟,也都和他有着不一般的关系。
相传在吴王夫差即位后,伍子胥协助他打败了越王勾践。勾践一直苦苦哀求吴王留他一条性命。吴王心软同意,但伍子胥警惕性很高,不断地提醒吴王不要相信勾践表面的软弱,一定要把他杀掉,以绝后患。可是吴王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反而相信了他人的谗言,不仅没有杀掉勾践,反而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宝剑。伍子胥看到宝剑后气愤不已,在自刎前要求将他的双眼挖出悬之于吴国城门,他要看着越王勾践的军队打进吴国。于是吴王震怒,让手下的武士把伍子胥的尸体用皮革裹起来,投到江中,这江就是之后苏州人口中的胥江。后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忠诚和爱国,每年都会在端午节这天举办龙舟比赛来迎伍子胥的神灵,同时也会向江中投掷粽子这样的食品来避免鱼虾噬咬伍子胥的身体。从时间上看,伍子胥的出现比屈原早200余年,严格来讲,他才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传统所纪念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