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昆明世博园——七彩云南游之七

标签:
玉文化世博园玉石云南小雷 |
分类: 旅游记事 |
通过小雷一道的讲解,我们知道云南是多山的省份,平原很少,农业也不发达。云南经济靠烟草、旅游、玉石支撑。云南非常适宜烟草生长,烟草品质非常好。文革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里生产的所有烟草,都运到上海加工,成为“中华”、“熊猫”等著名品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云南用烟草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云烟”、“玉溪”、“红塔山”、“石林”等品牌,成了中国烟草的领军企业,曾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的储时健,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团队,用18年将这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当然,他也因为受贿和其他经济问题,受到法律的制裁——那是后话了。
云南的另一个“法宝”就是玉石了。其实,真正由云南出产的玉石(黄龙玉)是近些年才发现的,云南的翡翠都产自缅甸,是由滇缅公路运输过来的。二十多年前,我区的校办企业中,就有制作玉器的,我曾到河南南阳镇平县的乡下购买玉器。在那些加工玉石的工厂里,曾见过剖开外皮的翡翠原石。有块一顿多重的翡翠原石,要价40万元。在当时认为是天价,但与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太便宜了。因翡翠原矿日近枯竭,加上商人炒作,使翡翠价格上涨了几百倍(当然,其他物价也在上涨,有的也上涨了近百倍,但远没有翡翠上涨得那么离谱)。
导游小雷多次讲,买翡翠可以升值,因此撺掇游客们购买。但我从来不相信这个说法。我觉得世态变化无常,靠所谓玉石是根本无法保值的。四十年前,有个准备偷渡香港的广州青年曾偷偷来到我家(详见《1974年我见到的一个偷渡客》博文),收买玉器。那天父亲将母亲结婚时陪嫁的一枚翡翠戒指卖给了这个青年,90元成交,如果国家收购,估计也就是四五十元,当时看似赚钱了,实际吃亏了,那枚翡翠戒指翠绿通透,水头足,现在至少要卖几万元,结果便宜地卖给了偷渡客,谈什么保值增值?
来到世博园内的玉文化博物馆,我还是决定给老伴买一幅翡翠手镯。为什么?要为云南经济做点贡献。在全国所有的旅游目的地中,云南旅游的报价最低。我曾在回程时问过邻座一位乘客,她的机票价格是多少?这位在天津民航学院读书的学生说,她买的打折机票单程是1600元,比我们的团费都低。旅行社管吃管住,接送机场,景点门票、缆车费等等,明显亏本。4月份,我和老伴去海南旅游五天,每人团费3750元,这是正常的价格。如果我们不在此购买商品,我们于心不忍。所以我在云南大理,明明知道银制品很贵,但还是买了700多元的银手镯(1979年,我哥哥将家中保存的重量3斤8两重的一个光绪年间的银锭子卖给银行,得款380元)。那时的一克银子定价2角钱,现在的银工艺品价格要30元左右。明明知道银饰品不值,但还是买了,只有这样我的心才平衡些。
在玉文化博物馆购买了价值几千元的手镯后,马上出来了,里面人山人海,云南所有的旅行社都把游客带到这里,还有些游客在厕所附近吸烟,弄得空气乌烟瘴气。借着其他游客挑选玉石的时间,我和老伴来到玉文化博物馆后面的世博园游览。
这里曾经是1999年的世博会的场址,尽管绝大多数场馆都已关闭,但留下了非常漂亮的场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园。远比上海世博园漂亮。昆明四季如春,世博园的后面就是著名的滇池,使这里的风光宜人,常常可以看到当地人在公园里遛弯。我们信马由缰,没有任何目的地闲逛,在中国园,可以看到浓缩的大雁塔、蒙古包、海南三亚的鹿回头等著名景观。当我们从植物走出时,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循着香气,看到了许多桂花树。我过去只知道杭州三秋桂子,阴历八月是游览杭州的最好季节,谁想,昆明同样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馥郁的香气令人沉醉。
看看快到集合的时间了,我们就尽快返回玉文化博物馆门前,怕大家等候我们。可就在这时,有游客改变了主意,希望再买回一副手镯,小雷二话没说,带着游客进去挑选,再也不考虑集合时间了。毕竟这又增加了她的业绩和提成。
香气袭人的桂花树。
海南三亚著名景点“鹿回头”浓缩景观
西安大雁塔的微缩景观
游人在环境优美的小花园中休息
树木园
浓缩的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