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八日行之六——游南岳大庙
标签:
道教衡山逶迤棂星门祝融 |
分类: 旅游记事 |
12月9日,我们9点半从岳阳出发,向南岳衡山。欧阳老总熟悉岳阳交通,他将汽车开到京珠高速公路后,才让司机小陈接开后面的路程。到达衡阳县,已经中午。欧阳老总安排我们在路边的饭馆吃了一顿便餐,然后直奔衡山脚下的南岳大庙。
我对衡山向往已久。说实话,若不是领导给创造了这个机会,还真没有奢望能来衡山一游。毕竟它是五岳中是离天津最远的一座名山。
衡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区境内有43峰,群峰巍峨。是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也是南方最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神农氏曾来此采百药,因尝线虫中毒而仙逝于降真峰上。在道教中,衡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是神仙居住游憩的之一。
我们首先来到衡山脚下的南岳大庙。车子刚刚拐进有石牌坊的路口,立刻有一对男女挥手,说,我们走错路了。去衡山要从前面走。看他们挺热情,我们停下车,问问路,其实是为了推销手中的香烛。我们没有买香,按照他们所说,在前一个同样有石牌坊的路口转入。当来到大庙门前,我发现,其实这两条路都能到达这里,卖香小贩故意以热情打动人心,兜售香烛。
位于南岳古镇的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和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
走进岳庙棂星门,让我感到非常震撼。真没有想到以细腻精巧为建筑特色的南方,居然会有如此恢宏的建筑群。特别是“嘉应门”、“圣帝殿”、“圣公圣母殿”气势不凡。圣帝殿高22米,庄严肃穆,气势雄浑。殿内有72根石柱,象征着衡山七十二峰。中央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祝融神君。许多善男信女来此顶礼膜拜,烧香祈福。
据介绍,衡山大庙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现在98500平方米的规模大庙坐北朝南,为九进结构,远比佛教典型的“伽蓝七堂”寺院建筑格局复杂周密。大庙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林涧山泉,绕墙流注。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结构之完整,实属罕见。庙内,东侧有8个道观,西侧有8个佛寺,以示南岳佛道平等并存。
我们一行五人是从中间中轴线进入,从东侧走出,浏览了颇具建筑特色的众道观。从玄苑开始,看到“玉皇殿”、“寿宁宫”、“三元宫”、“清和宫”等道观。因为没有雇导游,所以不了解这些道观是什么时候修缮的。凭经验,这些道观应属于近些年重新修葺的。
没有去西边的佛寺游览,多少算是个缺憾。而随行的王校长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多走路,他仅仅是从原路返回,和我们相比,收获就更少了。好在八九年前他曾来过这里,这次属于旧地重游了。
路过道观时,欧阳老总问我佛教与道家的区别,我才疏学浅,尽管研读了一些佛经,但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要准确地讲解这两个宗教的区别,起码要从各自教义和起源发展,以及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说起,而有些教义如佛教的“般若”属于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东西,不太好解释。只能慢慢说,后来因为岔到其他话题,就没有再谈起这个问题。
南岳还是中国五岳之寿山。历来是祈福、求寿之圣地。人类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是主管人间福、禄、寿之神。自汉代起,南岳即有“寿岳”之称。
我们来此旅游,正赶上岳庙进行“平安精灵祈福大典”活动。虽然下着雨,仍可以看到许多善男信女在南岳司天昭圣帝塑像前,顶礼膜拜,祈福增寿。而院内的“焚烧区”,许多青年男女提着成套的香、烧纸,在那里焚烧,其虔诚态度令人感动。另外,一些香客将红色的写有祈福内容的挂在树上,仿佛敖包上飘扬的经幡。成了大庙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唯物者看来,这些人属于迷信。可是除了文革动乱十年期间,这种文化能够流传一千多年,难道这些人都是愚昧无知?我想这其中必然有其生存的内在因素。妄加否定,只能说明自己的浅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