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之十一——旅游新形式:拼团
(2012-11-22 19:48:11)
标签:
女主人峨眉山拼团景区全山 |
分类: 旅游记事 |
我与老伴此次到四川旅行采取了全新的方式。既不是和单位团走,也不是天津旅行社组团,共同行动。而是与天津的旅游社签订合同并缴费后,由旅行社下一个旅游行程单,明确写明行程时间地点和联系人电话。天津旅行社根本不用组团,也不用跟导游。我们自行到机场,凭身份证领取登机牌。
从成都双流机场出港后,我就按照行程单上标明接站方式,寻找手持地接旅行社小旗的接站师傅,很快与接站师傅取得了联系。十人轿车只接了我们两人(回程共四个人),直接将我们送到预定的酒店入住。办理手续非常简单,因为旅行社已提前预定好了。
现在我理解了报纸上所刊登的一些旅游广告,所称的“天天发团”的确切含义了。过去,我因为思维定式,总认为这样写广告有夸大之嫌。因为人数不够,无法保证按时出行。现在明白了所谓天天发团,就是我们这种散客旅游,由地接旅行社组合。
此后,不用担心,旅行社早已安排妥当。每天晚上8点钟左右,总会接到旅行社电话通知,让我们第二天早上几点等待接我们的汽车,提前在宾馆大厅等候。
我发现几乎每次接送的小车内,都有游客在车上。司机在接其他游客途中,导游会不停地与下一站游客联系,让他们提前出来等候。特别是去乐山那次,车子大约接了6、7拨人,才将我们送到一宾馆前,司机告诉我们车牌后,让我们等候换乘大轿车去乐山。
导游上车后,会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核对游客身份。有的游客欠费,她会明确告诉应补缴多少钱,分文不差。可见其衔接非常严谨,非常到位。
经过搭讪得知,许多游客是到了成都后与当地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有一日游,也有两日游。比如一对来自河南郑州的老两口,他们只游乐山,中午与大家吃饭后,便随其他车辆回成都。而期间,我们所乘坐的去峨眉山的车辆,又增加了新游客。
因为多数游客都是第一次来峨眉山旅游,对景区情况不了解,有的与旅行社签订了游全山合同,当他们知道全部游程下来,大约要下午六点种才能回到景区大门口,坐车回成都大约要到晚上9点钟,有的要求也改为半山游,这样可以随大多数人一起在下午4点钟左右返乘回成都。但旅行社不同意。因为他们已经将游全山和半山的游客进行了重新组合,当我们乘坐回程车辆时,发现车内果然没有一个空余座位。可见他们在管理上有一套非常好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资源,避免空车往返。
这种拼团一个缺憾是没有固定的游伴,但从另一方面看也结交了不少新朋友。通过旅游,可以浮光掠影地了解各地经济及文化发展状况。
我们游峨眉山的游客中一个重要来源是送子女来成都或重庆上大学的。共有三家。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同时,顺便游览了成都附近的景观,一举两得。
另一个来源是老同事退休后,几口家庭组成小团队,一起游玩。这些人的兴趣爱好相近,经济收入相当,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还可以互相照顾。和我们一起游乐山、峨眉的,就有河北廊坊市的几家人。他们八月初刚刚从内幕呼伦贝尔草原结伴旅游回来不久,又来到祖国西南地区旅游。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还有老师利用暑假带孩子和家人。有哈尔滨的一家三口,女主人是老师,孩子上小学,男主人是医院工作人员。
虽说组团人员不固定,似乎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但从低碳环保来看,我赞成这样的拼团。这是值得提倡的旅游方式。